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没有保险怎么赔偿没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先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索赔; 2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未签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打卡记录、工服、工作往来信息、证人证言、录音等可以证明你存在劳动关系证据,要求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4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并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 5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住住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解除劳动关系的,还有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等。具体数额须结合本人工资、所在省份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情况确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公司不签合同,可以向公司主张未签合同的一年内的二倍工资。超过一年还没有签合同,法律就视你和公司签订了没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除非你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等行为,否则公司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公司不给买社保,你以此为由离职的话,可以要求经济补偿,补偿以工作年限为标准。
-
没有签劳动合同没签保险条款怎么赔偿
没签劳动合同没买保险,单位赔偿标准: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并且向未签劳动合同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
2020.02.23 118 -
没有买保险没有签劳动合同工伤怎么办
只要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且受伤情况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 四、十五条之规定(且不存在第十六条规定之情形)的,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都应认定为工伤并按工伤待遇获得赔偿。
2020.04.01 293
-
没有劳动合同,没有保险怎么处理,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赔
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索赔; 2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
2022-02-18 15,340 -
工地上受伤,没有劳动合同,没有保险,怎么办,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1先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索赔; 2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
2022-02-17 15,340 -
在工地上受伤没有劳动合同, 没有保险怎么办, 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1先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索赔; 2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
2022-01-19 15,340 -
没有劳动合同也没有保险怎么办
1、工伤没有合同,也没有保险,申请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也是到人社局申请的。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
2022-04-22 15,340
-
01:10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应该怎么赔偿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赔偿如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最长不超过是十一个月;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
4,530 2022.05.11 -
00:54
工伤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工伤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需要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或者起诉的方法解决。 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承担。首先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们申请工伤认定。住院治疗所需医疗费用、陪人费、生活费等都由单位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福利
1,439 2022.05.11 -
01:02
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没有签劳动合同的话,劳动者有权直接向公司请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定期限内企业仍不签订的,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请求支付双倍工资。劳动者在首次用工之日起,就有权请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原则性的规定,并不受一月或一年期限的影响。劳动者首次
2,5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