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不同意离婚但孩子户口在女方家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离婚,双方达成了离婚协议,没什么争议,可以协议离婚,需回户籍所在地民政局办理,如果协商不成,那么可以起诉离婚。夫妻一方起诉离婚,应当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如果经常居住地与被告住所地不一致的,应当以经常居住地为准,而经常居住地是指在当地至起诉之日起已经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 关于孩子抚养权:一般会根据双方的个人素质、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谁的条件更利于孩子成长分析的。两周岁以下孩子一般归女方,孩子10周岁以上的,还会考虑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孩子,另一方需支付抚养费,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关于财产: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小孩户口在女方家是可以迁到男方家的,手续为:①首先需要携带身份证明,结婚证等证明材料前往户口登记机关。②申请人需要填写“办理户口补充材料书”。③户口登记机关审查属实后会予以变更。
离婚了孩子户口还在男方家的,可以迁出去:在离婚确定孩子的抚养权之后,孩子的户口可以随父亲,也可以随母亲,如果孩子未成年,由父母代为办理。
-
-
离婚时男方不同意女方户口迁到男方家怎么办?
离婚后男方不同意女方迁户口的,有这个解决方法。如下: 1、先与对方协商解决。只能在一个常住户口所在地登记为常住人口; 2、离婚后,户口是否迁出,取决于双方的意愿。在对方不同意的情况下迁出户口的,要各自带上身份证、离婚证或判决书、户口本; 3
2020.01.20 372 -
孩子户口在男方家离婚后怎么办
离婚后,若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女方的,孩子的户口在男方的,女方可以要求男方配合将孩子的户口迁出,男方不愿意迁出的,其可以凭借离婚判决或者离婚协议向公安部门申请迁出。
2020.04.18 350
-
离婚孩子归女方但是男方户口不在女方家应该怎么办
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变更抚养权,详谈电话联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15.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另行起诉
2022-05-08 15,340 -
男方出轨,女方提出离婚,但是男方不同意,孩子的户口在女方家里,
离婚有两种途径,一是协议离婚,双方都同意离婚,对于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也是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协议离婚的话,孩子的抚养夫妻双方两个人协商解决,如果男方同意由女方抚养,那么双方到婚姻登记处办理协议
2022-03-25 15,340 -
男方不同意离婚, 女方在外地生孩子, 男方不同意离, 孩子户口怎么办
如果离婚,双方达成了离婚协议,没什么争议,可以协议离婚,需回户籍所在地民政局办理,如果协商不成,那么可以起诉离婚。夫妻一方起诉离婚,应当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如果经常居住地与被告住所地不一致的,应当以
2022-01-23 15,340 -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归男方但女方户口不在男方家怎么办
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变更孩子抚养权。详谈电话或短信联系 15.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另行起诉。 16.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2022-03-30 15,340
-
01:09
男女方离婚男方不让看孩子怎么办男女离婚男方不让看孩子的话,女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女方行使法律规定的探望权。具体来说,这主要因为男女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并不意味着男女双方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就会因此解除。换句话说,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也
596 2022.06.06 -
00:52
离婚孩子归女方孩子户口怎么迁户口离婚孩子归女方孩子户口迁移流程如下: 1、先持离婚判决及判决生效证明书,证明书可以是原法院经办人签署书面意见,再加盖法院印章或业务庭印章即可; 2、女方持户口本到拟迁入地派出所开具准迁证; 3、持准迁证到原户口所在派出所,由原派出所在准迁证
7,588 2022.04.17 -
01:18
离婚孩子判给女方男方不给怎么办针对离婚孩子判给女方,男方拒不执行的情况,女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强制执行。在法院执行的过程中,男方依然是拒不把孩子还给女方的情况下,法院就会对男方处以十五日的司法拘留,给男方施加压力使得男方把孩子还给女方。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对拒不执行有
4,26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