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损害赔偿误工费的主要规定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人身损害赔偿中,受害人误工日期,应当按其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参照法医鉴定或者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等认定。 受害人的实际误工日期少于休假证明的,应以其实际的误工日期认定;实际误工日期多于休假证明的,一般应当根据休假证明认定。 受害人确需休养但无休假证明的,可在征求法医或治疗医院的意见后酌情处理。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的赔偿应当按照其收入的实际损失计算。固定收入,包括工资、资金及国家规定的补贴、津贴,但不包括特殊工种的补助费。奖金,以受害人上一年度本单位人均奖计算,超出奖金税计征起点的,以计征起点的,以计征起点为限。受害人受害前由于自身原因无奖金收入的,其次奖金不予计算。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或者受害人是承包经营户或个体工商户的,其误工费的赔偿,可以参照受害人前一年的平均收入或者当地同行业、同工种、同等劳动力的平均收入酌定。如依法应向税务机关纳税的,应以税单为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赔偿损失应当遵循完全赔偿的原则:损失赔偿不仅包括对非守约方全部实际损失的赔偿,即减少非守约方的实际财产、损失和费用,还包括可得利益的损失。在补偿可获得的利益时,应采用合理预见规则。也就是说,赔偿金额限于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
人身损害赔偿的误工费怎么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的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误工时间根据医院的证明确定。
2020.12.30 160 -
误工费是按照受害人实际收入赔吗
交通事故误工费可以按实际收入赔偿。按实际情况,误工费用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所以只要因交通事故而实际减少的收入都属于误工费的范围,所以误工费用不仅仅只是应发工资。
2020.09.17 476 -
人身损害赔偿的误工费怎么赔
人身损害赔偿中的误工费是按照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来赔偿的,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没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误工时间则根据医院的证明来予以确定。
2020.05.29 159
-
误工费一定要按实际工资赔偿吗
交通事故肇事方赔偿受害人的误工费,当事人提供的工资收入证明,如果超过计税起点,即扣除应由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和费用之后,超过3500元的,应当提交纳税证明以证实真实性。《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
2022-10-19 15,340 -
损害赔偿的赔偿误工费
1、人身损害赔偿误工费赔偿的标准计算: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2、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
2022-10-13 15,340 -
误工费以实际损失为限的依据是什么,误工费的计算方法是怎么规定的
误工费以实际损失为限,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
2022-03-18 15,340 -
实际履行损害赔偿
可以并存。 我国一直比较强调实际履行,实际履行的功能在于恢复双方当事人在履行上的平衡,满足守约方订立合同的目的。损害赔偿的功能则在于补偿守约方因违约所受的损失,两者的功能不同,因此可以并存。 但两者可
2023-06-25 15,340
-
01:05
什么是约定损害赔偿
约定损害赔偿,指的是依照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意而制定的损害赔偿。 根据我国现行的《合同法》有关“违约金”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该根据违约的具体情况,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赔偿额具体的
522 2022.04.17 -
00:53
工伤的误工费怎么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误工费赔偿即原工资福利待遇,由单位按受伤前的月工资标准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后,最长期间不超过24个月。对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单位应当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误工费
2,070 2022.04.17 -
01:21
合同的实际损失怎么算
合同的实际损失计算如下: 1、合同中有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按照这个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以凭借相关的款项单据、书面证据来佐证,达成双方协商一致; 3、如果双方就实际
711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