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时合同可否解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不得解除合同。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以及广东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规定而妊娠、分娩的,按照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处理,不适用本办法。因此,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时合同到底能否解除,应分以下情况处理:1)劳动合同有明确规定违反计划生育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合同的,女职工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第42条,只要违反计划生育行为得到确认,劳动合同可以直接解除。2)企业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禁止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怀孕、生育的,可作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解除合同。3)如果企业与当地政府部门签订了〈计划生育责任书〉的,按照计划生育责任书的规定进行。4)如果合同、制度都未作规定,也没有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则不得解除合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未婚生育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不符合相关法规,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足额缴纳应当缴纳的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收滞纳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意思有多方面的: 1、孕妇超生或未办理准生手续等 2、超生后为按照要求缴交所谓的社会抚养费(就是超生罚款); 3、计生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比如违规引产等) 4、产妇有固定的产假,如单位未给产假,就是违反政策; 5、独生子女是
2020.07.12 1,568 -
违反计划生育能晋升职级吗
村干部不是提拔,而是村民大会选举,违反计划生育一般不能被提名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没有规定违法计划生育而被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只是地方的行政法规有规定。按法律程序选出的村干部应当是合法有效的,不能因计划生育而剥夺政治权利。
2020.10.19 2,304 -
公职人员违反计划生育条例
国家公职人员违反现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违法生育的,除接受当地县级计生部门和处理缴纳社会抚养费外,还得接受当地党委政府出台的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规定受到党纪和政纪的处理,处理结果,很可能就是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2020.02.01 750
-
违反计划生育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需要看具体情况,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不得解除合同。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以及广东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规定而妊娠、分娩的,按照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
2022-03-17 15,340 -
违反计划生育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者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只要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
2022-03-21 15,340 -
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解除与怀孕女职工的劳动合同,但这些规定均没有区分女职工的怀孕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是符合计划生育的还是违反
2022-04-25 15,340 -
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解除与怀孕女职工的劳动合同,但这些规定均没有区分女职工的怀孕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是符合计划生育的还是违反
2022-04-21 15,340
-
01:22
未婚先孕违反计划生育吗首先,公民的生育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公民的生育权是与生俱来的,是先于国家和法律发生的权利。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生育权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剥夺的。在我国,未婚先孕是不违反计划生育的,未婚生子才违反。但是,如果未婚先孕,在给非婚生子女办理准生证和户口
7,511 2022.04.17 -
01:16
反对解除合同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我国的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从权利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开始计算。最长的诉讼时效为20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未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行使相应的权利,对方当事人就可以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权
1,265 2022.04.17 -
01:18
轻微违约行为可否解除合同合同当事人的轻微违约行为能否解除合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具体讨论。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的规定,在发生轻微违约的情形时,合同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另外,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
1,93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