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借款追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借款追逃的有关法律规定如下:1、民事诉讼中,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超过两年,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2、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银行报案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处理,期间一直在侦查未结案,所以诉讼时效还没有重新计算,因此,2016年起诉尚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法条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我国法律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法律上是允许约定违约责任的。法律该规定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关于追偿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关于追偿权的法律规定: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的时候,保证人根据约定承担了其保证责任之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保证人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权利。
2021.01.15 583 -
公司法关于借款的规定有哪些
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
2020.04.23 329 -
公司法中关于借款的规定有哪些
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符合公司章程规定或者经过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同意,可以将公司的资金借贷给他人。《公司法》没有对借款直接规定,但可以根据第一百四十九条等法条间接作出法律解散。
2020.06.07 216
-
关于借款追逃的有关法律规定
关于借款追逃的有关法律规定如下:1、民事诉讼中,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超过两年,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2、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银行报案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处理
2022-04-19 15,340 -
关于借款追逃的法律规定
关于借款追逃的有关法律规定如下:1、民事诉讼中,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超过两年,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2、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银行报案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处理
2022-04-21 15,340 -
法律关于借款追逃的规定
关于借款追逃的有关法律规定如下:1、民事诉讼中,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超过两年,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2、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银行报案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处理
2022-04-26 15,340 -
那么关于借款追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
关于借款追逃的有关法律规定如下:1、民事诉讼中,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超过两年,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2、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银行报案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处理
2022-04-26 15,340
-
01:20
民法典关于房产继承的规定有哪些民法典并未直接指出房产继承这一种继承方式。民法典主要规定了法定继承以及遗嘱继承这两种继承方式。但是关于房产继承,当事人当事人可以依据以下主要的法律条文来作出判断:首先,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122条的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的时候,遗留下来的个人
3,296 2022.04.15 -
01:18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
2,367 2022.12.11 -
01:20
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有哪些规定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主要是合同法第52条到第59条。其中,合同法第52条以及第53条主要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包括了以下情形:1、一方实施欺诈、胁迫的行为,从而订立合同,同时损害了国家利
6,86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