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辞职不准是否是违法

辞职不准是否是违法

2023-07-20 17:1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山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7-20回复

辞职不准是违法的,同时,根据法律规定,辞职时,用人单位应一次性给劳动者结清工资。 劳动者须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辞职,但无须申请。 如果是在试用期,则三天内口头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法律链接:《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若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三十日后辞职不让走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若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不让员工辞职是违法的。

律师普法更多>>
  • 不让辞职是否违法劳动法
    不让辞职是否违法劳动法

    不让辞职违反劳动法。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辞职,无需经过用人单位的批准,试用期提前三天就可以,如果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办离职,或者克扣工资的,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1、当事人离职要依法进行。如果当事人提前一个月(试用期提起

    2022.06.08 3,008
  • 辞职不发年终奖是否违法
    辞职不发年终奖是否违法

    辞职年终奖不发情况如下: 1、如果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年终奖金属干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或者用人单位将发放年终奖金明确规定在规章制度里,则辞职不发年终奖是违法的; 2、如果年终奖金是用人单位合予员工的一种特殊奖励,并没有在合同中约定,或者在规章制度

    2022.09.30 1,954
  • 辞职服装扣费是否违法?
    辞职服装扣费是否违法?

    辞职了,单位向劳动者索赔服装费的行为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020.02.08 200
专业问答更多>>
  • 辞职不找人是否违法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辞职之前需要找一个人接替才能辞职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单位无过错,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

    2022-03-11 15,340
  • 辞职请假是否违法

    辞工期间请假合法。法律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所以,辞工期间请假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022-07-06 15,340
  • 不是一边辞职两边入职违不违法

    1、劳动者一边没辞职另一边入职的,并不违法,但是不能对前一家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如果给其造成损失的,前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和其新入职的单位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2022-11-12 15,340
  • 辞职不批是否有效,违反劳动法吗

    辞职不批是违法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

    2022-04-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辞职费是否是夫妻共同财产 01:13
    辞职费是否是夫妻共同财产

    辞职补偿金不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辞职补偿金与工资、奖金有明显区别。正常的工资、奖金是对劳动者平时所付出劳动的补偿,而辞职补偿金是针对劳动者辞职这一特定事件而发生的。用人单位给劳动者的辞职费,是针对劳动者在失去工作后能在一定时期内得以继续

    379 2022.06.15
  • 合同不到期辞职有违约金吗 01:25
    合同不到期辞职有违约金吗

    合同不到期辞职是否有违约金,要根据合同的约定来处理。但是一般没有违约金。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所以合同未到期辞职也是可以的,只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

    1,045 2022.05.11
  • 满五不唯一离婚避税是否违法 01:00
    满五不唯一离婚避税是否违法

    满五不唯一离婚避税是违法的。为避税假离婚有可能涉嫌逃税,我国相关法律均明确规定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任何人均不得采取欺骗、隐瞒的手段,进行偷税、漏税,以及逃避纳税义务,否则应当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应当被

    2,560 2022.04.12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