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五个多月了,号早上阴道少量出血去医院看医生,医生不做任何处置这算是属于医疗事故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核心提示:当下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疗事故也时有发生,那么,哪些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呢?下面就由的小编为您介绍六种不属于医疗事故的的情况,详情请看以下内容。 医疗鉴定专家指出,尽管不少医患纠纷源自院方原因导致的医疗事故,但是患方也应该清楚,有6种状况并不属于医疗事故,患方不应对此做无理的纠缠。 第一,在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的紧急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即: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病人的生命,医护人员可按照医疗操作规范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第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病情异常或者患者特殊体质而发生的医疗意外不属于医疗事故。 所谓医疗意外,是指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医疗意外的发生是难以预料的,医护人员主观上不存在过失,而是由于病员自身体质变化和特殊病种结合在一起突然发生的,是医护人员本身和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所不能预见、防范和避免的。医护人员根据当时的情况,无法预见可能会产生的病员死亡、残疾或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 第三,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医护人员在给病人提供血源时,按照供血的有关规定进行查验,输血操作无误,而输血后病人仍出现不良后果的。 第四,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由于病人对医疗行为不理解,不按医嘱服药或私自服药,个别患者出于某种动机和目的,不真实反映病状,不接受医护人员的合理治疗措施,过早地增加活动,术后过早进餐,私自外出等,由于患方引起的这些原因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医护人员不承担责任,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第五,经患者同意,对患者实行试验性诊疗发生不良后果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在许多科研、教学医院,经常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用于临床试验的药物、试剂、治疗仪器等在病人身上试用,但试用必须按试验性的有关规定进行,必须说明使用的目的及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或副作用,必须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并签订协议书。患者签字同意进行试验诊疗,发生不良后果的,医护人员不承担医疗事故责任。 第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医院。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医疗事故中属于医生的责任有:医生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医务人员因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
医生治疗颅内出血属于医疗事故吗
病人颅脑外伤导致骨折和颅内出血,病情危重,医院应立即进行抢救,至于抢救无效的原因要看病人当时病情变化,有可能是病情危重抢救无效,也不排除医院延误救治或抢救措施不当所致。判断是否为医疗事故关键看医院在抢
2022-03-17 15,340 -
医生误诊属于医疗事故吗
误诊,从字面上理解,误诊就是错误的诊断.一旦医疗机构出现误诊,有些患者就当然地认为医疗机构就构成医疗事故。事实并非如此,误诊在临床医疗中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违反医疗常规与规范的误诊才有可能构成医疗事
2022-04-11 15,340 -
出血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需分析病历才能确定。个人经验判断为胃镜操作不当导致的出血。本律师专业建议:(1)为保证鉴定公平公正,【切记不要做医疗事故鉴定】;(2)为防止医院篡改、伪造、销毁病历,应立即自行或委托律师到医院复印客观
2022-02-06 15,340 -
医院出医疗事故,医生会承担责任吗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因过错导致患者人身健康受损,因其是职务行为,其侵权责任由医疗机构予以承担,
2021-03-20 15,340
-
01:30
医生出轨医院会开除吗医生出轨不一定会被开除。具体如下:开除公职是对医生最严厉的处理措施,只有医生违犯了党纪国法被长期管制、违犯了医院的重要院规且对医院产生了重大的不良影响或给医院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时才会被开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
18,403 2022.05.11 -
01:00
哪些行为属于医疗事故罪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要件主要有两个: 一、有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形。严重不负责任,是指医务人员在对就诊人进行医疗护理或身体健康检查过程中,在履行职责的范围内,对于应当可以防止出现的危害结果,由于其严重疏于职守,因而导致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
859 2022.06.22 -
01:01
怀孕了再交农村合作医疗行吗怀孕了再交农村合作医疗不行。新农村合作医疗是每年定期参保的,一般是三季度开始办理次年新参保、续保手续同时,对于应参未参者,有可能会被要求缴纳前期应参未参的参保费用,怀孕应该上生育保险,只有职工才能享受生育保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生育保险
6,80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