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小女孩因为在这次人口普查时上户口了,可是村大队的人还要求上交社会抚养费合理吗?要求上交女孩社会抚养费一万多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应当按下列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城镇居民超生一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当地县(市、区)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额为基数,一次性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本人上年实际收入高于当地县(市、区)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其超过部分还应当按照一倍以上二倍以下加收社会抚养费;超生二个以上子女的,以超生一个子女应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为基数,按超生子女数为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 (二)农村居民超生一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当地乡镇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额为基数,一次性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本人实际上年纯收入高于当地乡镇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对其超过部分还应当按照一倍以上二倍以下加收社会抚养费;超生二个以上子女的,以超生一个子女应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为基数,按超生子女数为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 (三)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一个子女,六十日内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二倍的社会抚养费;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二胎以上子女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有配偶又与他人生育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六倍以上九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未依法办理收养登记收养子女的,按前款规定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看情况, 1、已经办理落户手续的,如果属于违法生育,仍应当缴纳社会抚养费。 2、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户口登记手续,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缴纳社会抚养费,是公民因违反计划生育法而承担的法律责任。两者互不干涉、影响。
-
孩子还要交社会抚养费吗
现在小孩子还要交社会抚养费,只要不符合国家和地方计生政策规定而生育子女,孩子父母都需要接受相应的行政处罚,交纳相应的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的参考基本标准。
2020.05.08 165 -
孩子社会抚养费要交多少
我:子女抚育费的数额,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子女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离婚后,不和子女一起生活的父/母一方,根据收入状况分为: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
2021.03.29 230
-
孩子上户口了还要交社会抚养费吗
只要违反了国家计生政策,孩子已经上了户口还需要交社会抚养费名义的罚款。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规定: 第三条 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
2022-01-27 15,340 -
上户口社会抚养费还要交吗
象你说的这种情况,的确会被征收社会抚养费,这根本原因就在于你确实违反现行生育政策违法生育子女了,虽说孩子的户口已申报,但社会抚养费还得缴纳。当然,居委会是没有权力向你们征收社会抚养费的,这个征收权力在
2022-03-22 15,340 -
孩子上户口要社会抚养费吗
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这和孩子是否已经上户口,是无关的: 1,上户口属于当地派出所管辖的范围; 2,而当事人超生的,社会抚养费由当地的计生办负责征收; 3,两者不矛盾,不搭界。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
2022-03-09 15,340 -
上户口后还要交社会抚养费吗
按照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对于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公民,就要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缴纳社会抚养费与上户口没有直接联系。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
2022-02-04 15,340
-
01:10
上门女婿可以要孩子抚养权吗
在争取孩子抚养权的时候,男女双方都是平等的。不是说上门女婿就不能够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法律不会偏向于另外一方。在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的时候,应当拿出自身的条件优势,父母双方的待人接物道德品质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还要证明自己的抚养能力优势,包括了经
1,243 2022.04.17 -
01:10
孩子抚养费要交多少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分为定期给付和一次性给付,定期给付的,一般从离婚后的第一个月开始,给付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当然如果协商一致也可以延长给付期限。如果有经济条件的,也可以离婚后一次性给付。另外,如果父母双方已经约定好抚养费给付
1,115 2021.03.24 -
00:48
上门女婿能要到孩子抚养权吗
上门女婿也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男女双方在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上是平等的,并不是说上门女婿就不能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了。想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是要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证子女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按照具体情况来处理
1,70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