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在事故伤害发生后还可以再找公司索赔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既构成交通事故,又是工伤事故,交通事故赔付完之后,与工伤待遇不重复的部分,还可以要求工伤赔偿。 对于交通事故,首先,事故划分问题。事故责任由交警根据双方的过错以及原因力比例来综合认定。 其次,赔偿项目。对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这一块,可以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后续治疗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抚慰金、残疾赔偿金、抚养费等。同时,还要区分户口问题,城镇户口(含在城镇工作生活一年以上)和农村户口,赔偿标准也是大不相同的。 最后,起诉对方及其保险公司,如果对方有保险公司的话。 对于工伤事故,需申报工伤认定和鉴定。赔偿项目有:医疗费、交通食宿费、住院伙食费、残疾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间工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次性就业补助金等。对于工伤事故,由单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给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工伤后,由工伤保险基金负责赔偿有关项目,法律规定由用人单位负责赔偿的项目,由用人单位赔偿;用人单位没有给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工伤后,工伤赔偿法律规定的所有赔偿项目,都有用人单位负责赔偿。用人单位支付的项目:工伤职工治疗期间的停工工资;工伤职工伤残评定以后,五级、六级伤残的伤残津贴和五到十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在职伤残补助金都由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没有给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法律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项目,也全部由用人单位支付。
-
非工伤事故公司公司可以找工伤赔偿吗
在非工伤事故中,如果公司没有过错,且职工的受伤原因与工作无关的,公司一般不需要赔偿。职工可以要求侵权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侵权责任人要赔偿职工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费用。
2021.03.02 162 -
发生工伤出事故后如何索赔
发生工伤事故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索赔:先和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出来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最后通过劳动仲裁主张工伤待遇。如果劳动关系难以确认,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2020.02.13 205 -
发生工伤事故如何索赔
发生工伤事故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索赔:先和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出来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最后通过劳动仲裁主张工伤待遇。如果劳动关系难以确认,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2021.10.12 335
-
工伤事故单位赔偿后还可以找公司索赔吗
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原则是无责任补偿原则,即劳动者在生产工作过程中遭遇工伤事故,无论事故责任属于本人、企业(或雇主)或是相关第三者,均应依法按照规定的标准给付工伤保险待遇。不能因为保险事故责任的追究与归
2022-03-12 15,340 -
工伤发生后,可以找肇事者索赔吗
工伤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是不同的法律关系,因此劳动者因交通事故申请工伤认定的,可以同时向肇事者主张赔偿。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职工因第三人受到伤害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
2021-11-08 15,340 -
工伤事故发生后一个月以后再找工伤保险公司好吗
1、建议劳动者催促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劳动者自己也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
2022-05-10 15,340 -
工伤社保赔付后员工还可以找公司索赔吗
用人单位给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工伤后,由工伤保险基金负责赔偿有关项目,法律规定由用人单位负责赔偿的项目,由用人单位赔偿;用人单位没有给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工伤后,工伤赔偿法律规定的所有
2021-12-22 15,340
-
01:56
发生工伤后如何索赔发生工伤事故后索赔的流程是以下三点: 1、先到医院就医,在就医的同时,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县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相关赔偿事宜; 3、协商不成后,应及时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4、到仲裁委员会申
14,818 2022.07.12 -
01:10
工伤怎么找公司要赔偿工伤找公司要赔偿可采取以下处理办法: 1、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如果劳动者受伤,但是没有被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也不支付人身损害赔偿的,那么劳动者可以提起诉讼,主张人身损害赔偿; 3、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1,017 2022.06.15 -
01:01
出工伤后再补上社保可以吗不可以出工伤后再补上社保。如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的,发生工伤事故后,工伤职工的救治费用应当由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
5,83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