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工人在工地上受伤了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地干活受伤负责涉及的情况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在工地干活出现工伤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建议先申请工伤认定,赔偿金额只有等鉴定等级后才能最终确定。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4、如果你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5、工伤维权程序比较多,如果自己不熟悉,最好委托律师代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工地上受伤了的解决办法: 1、先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认定工伤后,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根据鉴定的劳动能力等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工人在工地上受伤怎么赔偿
工人在工地上受伤的,应先确定由谁承担赔偿责任,如劳务派遣单位的职工在工作期间受伤的,由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确定责任主体后,由该单位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定为工伤后,就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支出的费用由工伤保险支付,
2021.10.12 891 -
工人在工地上干活受伤了怎么赔偿
工地干活受伤可以要求工伤赔偿,如果公司投保了工伤保险,则由工伤保险支付,如果公司没有投保,则可以和公司协商赔偿。申请工伤赔偿首先要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
2020.03.15 495 -
工人在工地受伤了怎么赔偿?
工人在工地上受伤的首先应该申请工伤认定,然后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2020.08.04 163
-
工地工人在工地上工作受伤了,怎么办
应当是工伤,不但医疗费需要单位负担,还要赔偿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一次性工伤补偿金(如构成工伤等级)等费用,但我提醒你工伤案件首先需要到劳动部门申请认定工伤,然后再进行劳动能力障碍鉴
2022-03-27 15,340 -
工地上在工地受伤了怎么办?
在工地受伤,保留好证据,立即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如果无法申请,立即到法院起诉,主张工地,承包商,建筑商,开发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r法律依据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2022-03-26 15,340 -
工人在工地上受伤了怎么办?
按照工伤赔偿程序维权,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然后申请丧失劳动能力等级鉴定,之后根据鉴定结果确定赔偿金额。 工伤亦称“公伤”、“因工负伤”。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根据国家规定,执行日常工作及企业行政方
2022-03-28 15,340 -
工地上工人在工地上打架受伤了怎么办?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
2022-04-19 15,340
-
01:09
在工地上受了工伤公司不处理怎么办
在工地上受了工伤公司不处理,员工维权程序如下: 1、根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如果单位为职工投了工伤保险,就直接由国家工商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如果单位没有为职工投工伤保险,那么就根据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的相
880 2022.06.01 -
00:55
工人在工地上受伤怎么赔偿,没有合同
在没有合同的情况下,如果工人在工地上受伤的,那么赔偿处理方法如下: 1、证明劳动关系。虽然没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只要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依然可以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赔偿; 2、清楚工伤赔偿标准。也就是需要清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一般是指,工伤职工
2,518 2022.05.11 -
01:08
工地受了工伤公司不处理怎么办
劳动者受工伤后用人单位不赔偿或者少赔偿,劳动者需要在一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一般会在60日内得到工伤认定结果。得到工伤认定结果之后,劳动者可以选择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商定赔偿范围,争取合法权益;若协商不了,可以选择当地仲裁机构
665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