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房时发现维修基金不足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购买没有缴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房屋时,一定要先到房管部门查询其维修资金账户余额。查询时须携带产权人的身份证或房屋产权证。 2、有些房屋在办理产权证时已经缴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此情况下: (1)如果账户余额不足30%,那就需要按现行标准补缴这块费用后再过户; (2)如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账户余额为首缴标准的30%以上,办理产权过户时,维修资金同时过户。 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的明确规定,今后以下四项费用不得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 1、依法应当由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承担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更新和改造费用; 2、依法应当由相关单位承担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管线和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费用; 3、应当由当事人承担的因人为损坏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所需的修复费用; 4、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应当由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费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专项维修资金可能存在缴存余额不足的情形,这时应当要求业主进行补交。 在专项维修资金使用专户开立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收齐的专项维修资金费用差额一次性地存人专项维修资金使用专户。
专项维修资金可能存在缴存余额不足的情形,这时应当要求业主进行补交。在专项维修资金使用专户开立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收齐的专项维修资金费用差额一次性地存人专项维修资金使用专户。
-
房屋维修基金什么时候交房屋维修基金怎么交
一般来说在房屋交付之前,业主就应该将房屋维修基金缴纳完毕。对于房屋维修基金的缴纳方式有两种,首先业主可以自己直接存入到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专户中,其次如果业主觉得自己交纳维修基金比较麻烦的话,也可以委托房地产开发企业代交。
2021.10.12 746 -
开发商不把维修基金交房管局怎么办
1、是否交纳维修基金,不会影响办理房产证。 2、房屋维修基金是物业公司代收的,用于物业共用部位、公用设施及设备的更新、改造等项目,不是办理房产证的必要资料,没交房屋维修基金也可以办理房产证的。 3、按照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出台165号令《住宅
2020.09.01 2,069 -
交房时的维修基金怎么算
交房时的维修基金可按购房款2-3%的比例计算,或者参考总房价按当地住宅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的5%至8%计算。住房维修基金属于业主,一般用于住房大规模维修。
2020.04.19 273
-
交房时维修基金不足应该怎么办
1、购买没有缴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房屋时,一定要先到房管部门查询其维修资金账户余额。查询时须携带产权人的身份证或房屋产权证。 2、有些房屋在办理产权证时已经缴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此情况下: (1)如果
2022-03-30 15,340 -
发现专项维修资金不足时怎么办
专项维修资金可能存在缴存余额不足的情形,这时应当要求业主进行补交。 在专项维修资金使用专户开立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收齐的专项维修资金费用差额一次性地存人专项维修资金使用专户。
2022-10-15 15,340 -
维修基金不足怎么办
业主分户账面维修资金余额低于首次交存的物业专项维修资金30%时,业主应当主动按照现行交存标准及时续交。维修资金续筹的具体方案由业主委员会拟定,提交业主大会决定通过后,由业主委员会具体实施。在业主大会表
2022-04-04 15,340 -
房屋交付后,维修基金不足的怎么办
1、购买没有缴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房屋时,一定要先到房管部门查询其维修资金账户余额。查询时须携带产权人的身份证或房屋产权证。 2、有些房屋在办理产权证时已经缴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此情况下: (1)如果
2022-04-17 15,340
-
01:10
不交房屋维修基金后果是什么不交房屋维修基金将可能无法办理房产证。第一、商品住宅的业主、非住宅的业主按照所拥有物业的建筑面积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交存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数额为当地住宅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的5%至8%。第二、出售公有住房的,按照下
8,521 2022.04.15 -
01:11
公共维修基金有什么用公共维修基金又被成为“房屋维修基金或者是专项维修基金”,是专门用于小区物业区域内公共设施设备、公共建筑的维修养护的基金。公共维修基金由小区内业主缴纳至统一的专项账户,缴纳标准根据业主拥有的房屋面积计算。公共维修基金由业主委员会统一管理和使用
4,094 2021.04.25 -
01:58
开发商不能按时交房怎么办遇到开发商不能够按时交付房屋的处理如下: 1、 开发商延期交房,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然没有履行的,但是给出延期交房的理由,这种情况下购房人没必要解除购房合同。虽然不是因为不可抗力或合同约定的免责理由,但属于购房者能够承受的范围,例如开发商
967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