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而而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担保合同无效分两种情况:主合同有效但担保合同无效;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这两种情形下的法律责任承担是有差别的:一、主合同有效但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2。二、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3。担保人在担保合同无效而向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后,还可以向债务人追偿,或者在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内,要求反担保人承担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有过错的承担过错责任,无过错的不承担责任。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也无效。根据此规定,担保合同因主合同无效而无效的,担保人对主合同的无效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没有过错的,因而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担保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过错责任。
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有过错的承担过错责任,无过错的不承担责任。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也无效。 根据此规定,担保合同因主合同无效而无效的,担保人对主合同的无效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没有过错的,因而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担保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过错责任。
-
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吗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针对担保合同的相关规定,主合同有效,但担保合同是否有效要作另外的判断。虽然担保合同是为了担保主合同的合同,属于从合同,但是从合同是否有效的判断,依然要看担保合同本身的效力认定。若担保合同中主体合格,为当事双
2022.04.13 901 -
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情形下的责任
1、担保合同的无效是因债务人和担保人的过错所致,债权人对担保合同的无效没有过错。 应由债务人和担保人承担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担保人与债务人对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担保合同的无效,债权人、担保人都有过错。在债权人全部过错
2021.02.07 195
-
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有责吗
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3。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
2022-01-26 15,340 -
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承担什么责任
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有过错的,不承担过错责任。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无效。根据这一规定,担保合同因主合同无效而无效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担保人对主合同无效没有过错,因此
2021-11-22 15,340 -
主合同无效而担保合同有效的,保证人是否应承担保证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0项”主合同无效,保证合同也无效,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但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主合同无效而仍然为之提供保证的,主合同被确认无效
2022-04-12 15,340 -
主合同无效而担保合同有效的,担保人是否应承担保证责任的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0项”主合同无效,保证合同也无效,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但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主合同无效而仍然为之提供保证的,主合同被确认无效
2022-04-23 15,340
-
01:14
合同无效的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
合同无效的责任承担方式有:应把因该合同得到的物品或金钱等返还;返还不了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补偿适当的金额;有过错方应对无过错方赔偿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当事人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果因为一方的过错,导致订立的合同无效,由于诚实
984 2022.05.11 -
01:05
借款合同无效担保人应否承担责任
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借款合同是担保合同的主合同。如果主合同被认定无效,担保合同也会随之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但是,合同被认定无效,并不意味着违约的当事人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根据担保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担保人如果对主合同,也就是债务合同
2,228 2022.04.17 -
01:11
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几种
担保合同无效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因主合同无效而无效,第二种是主合同有效,但担保合同本身无效。 若主合同出现了以下情况,不管担保合同内容如何,它都因主合同的无效而无效: (一)一方采用不正当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联,损害国家
2,05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