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第九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受让方可以是承包农户,也可以是其他按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允许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受让方应当具有农业经营能力。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合同无效。但发包方无法定理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态的除外。 三是不构成违约和诈骗。合同无效,是自始无效,各自返还财产即可。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有以下方式,平等协商、自愿、有偿原则;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基本原则;流转的时间不可以超过承包期剩余年限的原则;受让方须有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原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的原则。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中享有优先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互换、转包、转让、出租、入股。
-
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都哪些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的条例。明确指出国家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具体内容请前往官网查询。
2020.01.04 218 -
如何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流程是: 1、发包方对承包方提出的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要求,应当及时办理备案,并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 2、承包方转让承包土地,发包方同意转让的,应当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
2020.12.01 175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有哪些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2020.11.26 287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依法流转其承包土地。承包方委托发包方或者中介服务组织流转其承包土地的,流转合同应当由承包方或其书面委托的代理人签订。如果有纠纷,可
2022-04-08 15,340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是什么?流转管理的实施细则有哪些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农业部令第47号)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1月7日经农业部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杜青林 二〇
2022-01-07 15,340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实施办法
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依法流转其承包土地。承包方委托发包方或者中介服务组织流转其承包土地的,流转合同应当由承包方或其书面委托的代理人签订。如果有纠纷,可
2022-05-05 15,340 -
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有哪些
(一)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二)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三)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四)受让方须有
2022-05-29 15,340
-
00:55
土地承包经营权自什么设立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自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并且合同生效时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承包地被征
1,785 2022.05.11 -
01:03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根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地方参考性案例,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具体来说,我国民法典第1062条规定了,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所取得的特定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夫妻双方可以依据自己的集体经济组织成
2,562 2022.04.15 -
01:06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是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保护特许经营者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6部门
2,557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