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未参加工伤保险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 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拒不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核实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如果职工受工伤,由单位支付工伤待遇。用人单位需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如果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会有以下法律责任: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加收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其他。
-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法律责任:,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加收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其他。
2020.06.22 162 -
强制员工加班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强制员工加班,应承担民事律责任。 强迫加班侵犯员工人身权利、劳动权利等。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
2022.06.11 461 -
员工未参加工伤保险工伤待遇由谁负?
用人单位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2020.01.03 180
-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
2022-01-23 15,340 -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
2022-04-20 15,340 -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
2022-04-17 15,340 -
实践中,职工未参加工伤保险,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
2022-04-15 15,340
-
02:14
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
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88条。该条文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
13,047 2022.04.15 -
01:16
工人违章要承担工伤部分责任
工人违章要承担工伤部分责任。具体如下:首先要看企业是否为员工参保,如果没有参保的话,所有工伤待遇支付将全由企业承担。如果参保的话: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待遇、伤残津贴以及员工与公司之间解除劳动关系之后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将由企业承担。相关法
2,686 2022.05.11 -
00:59
包工头无资质要怎样承担责任
包工头无资质所承担的责任,有以下这些: 1、包工头无资质建房的,要承担出现工程事故的连带赔偿责任; 2、承包人欠付工程款,对实际施工人承担直接赔偿责任; 3、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
4,091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