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夫妻双方可以在异地共同生活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协议离婚,一种是诉讼离婚。协议离婚,即离婚双方对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因此,通过协议离婚方式离婚的,即使男女双方身在异地他乡,男女双方也必须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如果双方均在外打工,不在其中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则双方均必须回到方其中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协议离婚手续。 因此,异地不能办理协议离婚,但是在符合法定条件下,异地可以办理诉讼离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在外地可以离婚。夫妻在外地的可以通过起诉离婚的方式办理离婚。法律规定协议离婚只能到男女一方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局去办理,不能在异地进行办理。
双方都是外地人可以异地办理离婚,但只能办理诉讼离婚,不能办理协议离婚。因为法律规定,内地夫妻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所以协议离婚不能异地办理。 关于异地诉讼离婚,如果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夫妻双方在异地可以办理离婚吗?
如果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并且已经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部门办理离婚手续。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协议离婚或者自愿离婚。
2021.01.19 247 -
夫妻双方在异地能离婚吗
双方都是外地人可以异地办理离婚,但只能办理诉讼离婚,不能办理协议离婚。因为法律规定,内地夫妻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所以协议离婚不能异地办理。 关于异地诉讼离婚,如果夫妻双方离开住所
2020.08.13 156 -
夫妻双方可以共同生活吗,怎样认定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法律规定,只要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生产、经营收益,归夫妻共同所有。该规定明确了认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股票的增值部分作为一种生产、经营收入,只要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就应当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021.02.22 207
-
夫妻双方生活在异地可以办理离婚吗
离婚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协议离婚,一种是诉讼离婚。协议离婚,即离婚双方对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
2022-04-06 15,340 -
夫妻俩双方在异地生活,可以办离婚手续吗?
离婚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协议离婚,一种是诉讼离婚。协议离婚,即离婚双方对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
2022-02-22 15,340 -
夫妻双方同时在异地可以离婚吗?
可以。 1、如果双方同意协议离婚,并非必须到颁发结婚证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可以到到任何一方的户籍所在地办理。 2、如果双方不同协议离婚,则需要到被告住所地(住所地是指户籍所在地,但是经常居住地与住所
2022-06-03 15,340 -
夫妻双方可以在异地离婚吗
夫妻可以异地离婚。但是只能起诉离婚,不能协商离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当事人自愿离婚的,应当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双方不能共同到上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的,可以向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
2021-11-07 15,340
-
01:53
夫妻可以在异地离婚吗如果夫妻双方选择登记离婚的话,只能前往其中一方住所地,也就是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因此,双方在外地的话,不能办理登记离婚手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双方都在外地的,就不能解除婚姻关系。双方可以选择诉讼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
3,797 2022.04.15 -
00:44
夫妻有共同债务可以离婚吗夫妻有共同的债务也是可以离婚的,只是离婚的时候需要对债务问题进行处理。无论双方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只要双方能够对债务问题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就可以按照双方的一致意见来处理债务。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就要根据债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债务
594 2022.04.25 -
01:19
债务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吗夫妻需要共同承担债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连带责任指数个债务人就同一债务,各负全部给付的一种责任形式。债权人可对债务人中的一人
1,25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