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方式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法律依据: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恶意拖欠工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在下列情形中,属于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一)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时间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二)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数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三)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四)用人单位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
-
公司不得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
2020.05.30 158 -
劳动者有哪些工资形式
劳动者的工资形式有以下几点: 1、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指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工资水平、工资标准检查和支付劳动报酬的工资形式; 2、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根据劳动者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计量和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 3、
2022.06.17 659
-
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维权的方式有哪些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员工的工资被拖欠,有下列维权方法: 1、员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行政部门投诉; 2、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向企业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或者
2023-02-04 15,340 -
最有效的解决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方式
最有效的解决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方式: 1,当事人可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内容执行; 2,这和用人单位是不是央企,是无关的; 3,如果与用人单位发生其他劳动争议的,应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
2022-03-22 15,340 -
劳动者拖欠工资的情形有哪些?
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中对于“无故”作了排除性规定,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 不包括: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
2022-04-13 15,340 -
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途径有哪些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
2022-02-22 15,340
-
01:05
劳动局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我国为维护劳动者其合法权益而提供的多种司法救济措施。单位拖欠工资,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也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还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直接去法院提起劳动诉讼,追讨工资报酬。对该项制度的规定,有利于为劳动者提供多
1,306 2022.06.22 -
01:09
公司拖欠工资找哪个部门首先,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老板一直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到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劳动合同报酬的,劳动行政部门有义务责令用人单位在限期内支付。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的,应按应付金额的百
5,267 2022.04.15 -
01:01
劳动法工资拖欠怎么办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寻求解决办法: 第一,可以进行调解。如果用人单位设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劳动着可以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要是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以及工会代表这三方组成,并
2,44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