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位离职想交五险一金可以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视情况而定。处理方式是: 一、养老保险有个人账户,身份证号就是帐号,辞职后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 1,停止交费,形成缴费年限中断,个人账户积累停止,但只要时间不长对今后影响不大。 2,由于个人全额缴纳,即不中断缴费把过去连同企业缴纳的部分一并自己缴纳,但这样个人负担较重不太合算。 二、如果到外地谋职可以办理保险转移手续,到新的就业地区。不管哪种方法,找到新的工作单位按原帐号继续缴费即可,不用补交,但就是不能退。 三、医疗保险,也有个人账户,辞职后处理方法基本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在当地继续使用。 四、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都没有个人账户,辞职后保险自动解除,但失业保险只要缴费满一年,不是个人原因造成的失业,就可以领取。 五、住房公积金,有个人账户,企业和个人缴纳的费用,全部形成个人账户总额,就如同银行的零存整取所有权属个人,辞职后只不过停止了存钱,但账户的钱还是劳动者的,只要符合公积金提取规定,随时可以提取,以后也可以续交,永远不会作废。
法律上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职15天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因此如果月初离职,单位把参保关系转出,当月社保就无法缴纳,如果月底离职,就会缴费。其中单位部分由单位承担,个人部分由个人承担。
-
哪些单位可以交五险一金?
1、个体工商户:指有经营能力并依照《个体工商户条例》的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公民。《个体工商户条例》第2条第1款规定: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 2、企业:
2020.03.16 666 -
什么单位可以交五险一金
1、个体工商户:指有经营能力并依照《个体工商户条例》的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公民。《个体工商户条例》第2条第1款规定: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 2、企业:
2020.07.12 397 -
几号离职单位必须交五险一金
15号办理离职,公司本月是应该有义务为你缴纳五险一金的。不过大多数公司都是规定15号之前离职不办理五险一金,这是为非法行为,只要你的离职程序合理,公司这种行为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以反映到劳动局解决,要求缴纳五险一金。
2020.10.07 1,176
-
我在单位做了5年五险一金现在想辞职可以吗
领取条件: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即失业人员不愿意中断就业,但因本人无法控制的原因而被迫中断就业。劳动保障部发布的《申领发放办法
2022-09-10 15,340 -
原单位帮我交五险一金新单位可以只交工伤险吗
可以!当事人属于双重劳动关系,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均不可以重复缴纳,只有工伤保险应当分别缴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2004〕256号一、职工在两个
2022-10-18 15,340 -
什么单位可以交五险一金吗?
我国国有企业是一定会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的。部分大型民营企业也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一般只缴纳五险,不缴纳住房公积金。除此以外,有的个人企业不给交纳生育保险;还有的只给交纳工伤,医疗保
2022-11-22 15,340 -
单位辞职我想自己交保险可以不交吗
以前单位交的保险,辞职后可以自己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
2022-06-03 15,340
-
00:54
单位给交的五险一金辞职后怎么办
单位给交的五险一金辞职后,应当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手续。劳动者辞职的,用人单位应当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且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有新单位的,应当将社会保险转移到新单位,由新的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继续购买五险一金;没有新单位
2,374 2022.05.11 -
00:48
可以不要五险一金给我钱吗
不可以不要五险一金给钱。不给员工缴纳保险的企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是要受处罚的。而且,如果人人都不交保险只拿现金的话,那么社保的收入就会越来越少,导致退休的人领不到工资,所以国家不允许职工不缴社保而领取现金的行为。根据相
3,304 2022.04.17 -
00:51
公司没交五险一金可以告吗
公司没交五险一金的,可以告公司。法律明确规定,公司招用劳动者后,应当在三十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以及缴纳住房公积金。公司未按照规定购买五险一金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告公司,同时劳动争议有仲裁裁
20,87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