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间借贷合同公证的法律特征 1、民间借贷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属合同之债 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借贷双方是除金融机构之外的市场主体,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是属于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禁止吸收他人资金转手放贷。借款人必须基于合法目的,将借款用于约定的用途或是合法用途,合同的内容由借贷双方自由协商确定但必须合法。 2、办理公证的民间借贷合同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民间借款合同是借贷双方通过签订书面借贷协议形成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合同的内容必须是以书面的形式全部真实的体现出来,否则,公证员无从审查,无法办理公证。 公证过的借款合同在证明力上优先于其他合同,也可以侧面反映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的确认,双方对此有一致的意思表示,因而不得因为意思表示不一致主张合同无效或者随意主张变更合同的内容,有助于稳定双方的法律关系。公证费用的收取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认为收费不合理时,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质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相互借款合同有效。但要求借款人和被借款人意思表示真实且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其借款行为是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范围内做出的,并且不损害他人利益。
民间借贷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借贷合同无效: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非法集资;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借贷行为。
-
民间借贷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借贷合同的效力是:如果当事人是依法订立借款合同的,则借款人有权取得借款,贷款人有权在期限届满时请求借款人还款;以及借款人逾期还款时,贷款人可以请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
2021.03.03 165 -
民间借贷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要使民间借贷行为成立并生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主体合格; 2、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内容合法; 4、贷款人将借款交付给借款人。在下列情形下,个人之间的民间借款合同无效: 1、借贷一方或双方的主体不合格; 2、一方
2021.01.03 157 -
民间借款合同的效力
要使民间借贷行为成立并生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主体合格; 2、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内容合法; 4、贷款人将借款交付给借款人。
2021.01.15 175
-
民间信用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怎样的?
民间信用借款合同与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相比,民间借款合同的法律特征体现了当事人享有较多的合同自由。国家对民间借款的管理:一是当事人双方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二是不得利用民间借款合同的形
2023-03-27 15,340 -
民间借款合同的定义及特征是什么,民间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一、民间借款合同的定义民间借款合同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外的人为贷与人的借款合同,是非金融机构之间关于一方贷与另一方金钱或者其他消耗物的协议。二、民间借款合同的特征民间借款合同与银行借贷合同相比,具
2022-03-14 15,340 -
民间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民间信用借款合同与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相比,民间借款合同的法律特征体现了当事人享有较多的合同自由。国家对民间借款的管理:一是当事人双方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二是不得利用民间借款合同的形
2022-12-22 15,340 -
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借款合同有效的条件,另一个是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就前者而言又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借款合同的形式;二是借款。 1、就形式来说,依据我国《合同法》第197条的规定,
2021-04-07 15,340
-
01:24
居间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对于居间人而言,居间合同的效力主要体现在居间人必须按照居间合同提供交易信息报告的服务。例如我国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五条有规定,居间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
1,355 2022.04.17 -
01:43
借款合同变更的效力是怎样的
借款合同当然可以变更,只要双方达成新的合意,而且意思表示真实,变更后的借款协议就会发生法律效力。这时候,双方当事人就需要受到变更后的借款合同的约束,而不需要继续履行原来的借款合同。具体来说,这主要是根据我国合同法第77条以及第78条的规定。
1,163 2022.04.15 -
01:52
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如下: 1、合同解除后,还没有未履行的,需要终止。解除合同双方当事人将来履行相接受履行的义务; 2、合同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可以并存。但对于损害赔偿的范围,有不同观点。其一认为无过错一方所
616 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