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企业员工应该如何进行工伤维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工伤维权,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遇到企业非法裁员,员工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企业合法辞退员工操作:劳动者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告知劳动者理由;劳动者存在非过失性辞退情形,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其他。
-
-
企业不报工伤职工该如何维权?
如果用人单位超过规定的时间不报工伤,职工可以自己去申请工伤认定。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其直系亲属、工会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020.12.08 145 -
工伤死亡企业应该如何进行赔偿
企业的赔偿标准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丧葬补助金在丧葬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 1、为安排死亡人生前好友和亲属遗体告别仪式租用场地的费用、为死亡人整理遗容费、火化费、运尸费、尸体冷藏停放费、预定灵车、骨灰寄存、购买墓碑等支出的费用; 2、规定
2020.04.01 148
-
企业员工工伤医疗应该如何进行
企业员工工伤医疗流程如下:企业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以后,用人单位应当将伤者立即送往就近的保险的约定医疗单位进行医治。工作完成前的工伤医疗费用先由用人单位垫付;医疗终结后到工伤保险部门核销;工伤医疗期间,
2022-08-22 15,340 -
作为企业应该如何进行工伤事故的预防
构建和谐社会,为劳动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进行工伤事故的预防是每一个用人单位必备的条件。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发展。
2022-08-11 15,340 -
企业如何进行工伤维权才合理
关于工伤维权,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2022-03-27 15,340 -
企业员工工伤医疗该如何进行
企业员工工伤医疗流程如下:企业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以后,用人单位应当将伤者立即送往就近的保险的约定医疗单位进行医治。工作完成前的工伤医疗费用先由用人单位垫付;医疗终结后到工伤保险部门核销;工伤医疗期间,
2022-08-24 15,340
-
01:22
企业强行辞退员工如何赔偿企业违法辞退员工应该对员工进行的补偿是两倍的经济补偿。正常的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是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的,按照年份来计算。非法辞退的话,就需要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根据员工在公司的工
4,867 2022.05.11 -
01:18
企业裁员如何赔偿员工公司要裁员,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最高不得超过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1,054 2022.06.22 -
01:01
企业辞退员工如何赔偿企业辞退员工的情形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企业辞退员工属于非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应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是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则向劳动者支
6,11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