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能不能起诉他们不给病假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当人们受到医疗损害时,可以向医院而不是医生提出侵权损害赔偿。当然,如果是医生故意伤害的,可已起诉医生。起诉医生涉及的情况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怎样和医生打官司?可以向法院起诉。 医疗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属于法院管辖。受害人应向法院起诉。 《民诉法》对起诉的要求和起诉状的内容规定如下: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医生诊断证明,可以请病假。用人单位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病假。住院结束之后,向用人单位提供医院开具的疾病证明书请病假。
一般来说,医院开病假条需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相关规定,并结合各医院实际处理。 1、具有医师及以上职称且具备处方权的临床医生,才具有开放病假条的权利 2、医生只能给亲自诊治的病人开具病假条,同时在病历、门诊登记表上做好记录,以备核对;病假书必须经医务科加盖公章方才有效。 3、一般门诊病人假条休息时间不超过7天,每次持续时间也不超过7天,连续休假时间不超过30天。 4、住院病人出院后,对短期内难以康复的严重疾病,可一次休假3-6个月。3个月必须经科室主任批准、签名,3个月以上的需医务科审核同意,假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
-
-
医生不给开病假单可以投诉么?
医生不给开病假单可以投诉。三甲医院不给开病假条,你可以向卫生主管部门投诉。投诉电话号码12320。如果卫生部门认定为诈骗,可以移送或者你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立案侦查,造成的损失,你可以向法院起诉追诉。如果你准备起诉医疗欺诈的话,要准备以
2020.12.12 567 -
-
起诉医生不给病假怎么办
当人们受到医疗损害时,可以向医院而不是医生提出侵权损害赔偿。当然,如果是医生故意伤害的,可已起诉医生。起诉医生涉及的情况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怎样和医生打官司?可以向法院起诉。 医疗纠纷属
2022-03-21 15,340 -
员工请病假能不能不发给他们上个月的工资
员工请病假,单位应但按照规定支付病假工资,不能仅发底薪工资。你的病假属于特殊情况,是由于交通事故肇事方侵权所致,肇事方应当支付你误工费,单位是没有义务支付你该期间的工资的。在肇事方未支付你误工费的情况
2022-08-12 15,340 -
男方有病生活不能自理,他们不愿意,女方起诉能硬判吗
看情况而定。如需法律帮助,可抽空携带所有材料到我所由专业婚姻律师分析案情,做出合理合法方案,维护最大合法权益。
2022-10-22 15,340 -
起诉了,但医生不给病假怎么办
当人们受到医疗损害时,可以向医院而不是医生提出侵权损害赔偿。当然,如果是医生故意伤害的,可已起诉医生。起诉医生涉及的情况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怎样和医生打官司?可以向法院起诉。 医疗纠纷属
2022-04-27 15,340
-
01:08
不给抚养费能起诉吗父母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具有法定的抚养义务。抚养费的具体数额,可以由父母双方共同协商决定,就抚养费的有关问题达成明确具体的协议,不损害子女的合法权益的,法院应
1,158 2022.04.17 -
00:56
欠债不还能起诉他老婆吗欠债不还能否起诉债务人老婆,需要看这笔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如果是个人债务的则不能起诉债务人老婆,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的则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一方或双方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
4,719 2022.04.15 -
01:06
起诉离婚起诉方能不能不到场离婚案件的起诉方是必须要出庭的。离婚案件原告只要没有特殊的原因,就必须要出庭。这是因为离婚案件涉及到的是当事人的身份关系的变更,需要当事人本人同意。而且离婚也会涉及到子女的抚养问题,子女的抚养问题同样也涉及到人身关系。这些涉及到人身关系的东
577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