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给我走,我想问下按照法律程序来的话,有没有权利来分我家的房子?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无贷房产证加妻子、子女、父母名字 1.带好三证(结婚证,身份证,房产证)及其复印件; 2.去房屋交易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会审核提交的材料; 3.办理房产证上加名字所需的费用:110元手续费:80元手续费,25元籍图费,5元贴花费。顺利的话,大概20天可以拿到房产证。 二、有贷款房产证加名字 1.先去银行办理抵押手续变更; 2.办理所需要的费用:除了前面说的110元手续费外。如果贷款是公积金的,需要另外加100元;如果是组合贷款(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需要加200元费用。 3.其他的步骤和前面无贷款的流程一样。 三、没有直系血缘关系的房产证加名字 这种情况会复杂很多,因为那将视为房屋买卖,需要交如下费用。 1、每平方米2.5元交易费。 2、不满5年,5.5%的营业税加1%个调税(时间段从产证发证日期到交易日未止),满5年则不需要。 3、万分之5的印花税。 4、4本合同,每本约5元(各区交易中心不一样)。 5、男方转让50%,所有的税按市场价格计算,如果100万的房子记税值就是50万。 6、产证上有几人转让的,产证权益按平均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事案件有不起诉的,刑事案件中的不起诉有三种情况: 1.法定不起诉 检察院审查起诉,发现犯罪嫌疑人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2.酌定不起诉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3.证据不足不起诉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
我想离婚,需要走哪些法律程序
协议离婚的程序: 第一、当事人提交证件和相关证明材料; 第二、婚姻登记员讲明关于登记离婚的条件并询问离婚意愿以及对离婚协议内容的意愿; 第三、当事人双方填写《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 第四、夫妻双方亲自在离婚协议上签名,婚姻登记员作监誓人。协
2021.01.09 145 -
收款中心打的电话给我,但是我没接他们会来打我吗?
发展中心打电话没接,不会打你的。其实这是政府反诈骗中心为了提高我们的反诈骗意识,给我们发的信息,是为了提醒我们,避免我们上当受骗,这是政府的为了让防止人们被诈骗。
2020.11.28 264 -
-
我想离婚,请问我想离婚,请问我想通过法律程序走法律程序,怎么走
可以到法院诉讼 到法院起诉离婚一般流程如下: 1、写民事诉状,第一部分写明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第二部分写诉讼请求a、请求离婚;b、小孩的抚养问题;c、财产依法分割;第三部分
2022-01-21 15,340 -
我和老公离婚了,房产证上还没有有办下来,我有权利分老公的房子吗
1,离婚是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诉讼离婚。 如果对方有过错,你可以适当多分财产以作补偿。 3,现在居住的房屋要看产权证上登记的是谁的名字,如果是男方名字,那么要看房屋是何时购买,婚后购
2022-01-07 15,340 -
我想离婚可是不想走,请问走什么法律程序
如果对方想离婚,你不想离,那么对方只能通过诉讼离婚的方式起诉离婚,并且对方需要证明你存在家暴、遗弃、虐待、吸毒、赌博、重婚、坐牢、感情不和分居两年以上、难以治愈的身体缺陷或疾病等情形时,对方一次性把婚
2022-02-18 15,340 -
我老公有家暴,我想问一下,我想问一下,我有家暴,我该怎么处理?
有家暴怎么办? 1、你可以找社区的妇女组织对你的丈夫进行教育和劝戒; 2、你可以到本地派出所报案,请他们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你的丈夫进行处理,并要求留下笔录; 3、你可以到街道和区市妇女组织反映情况
2022-01-22 15,340
-
00:49
我有抚养权的带走孩子犯法吗离婚之后,对孩子享有抚养权的生父母,当然可以直接带走孩子。换句话说,有抚养权的父母带走孩子的行为,属于合法行为。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虽然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能够亲自照顾、保护和教育孩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能够
792 2022.04.17 -
00:47
我想要孩子的抚养权可以吗离婚之后,男女双方都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要以保护孩子的利益作为原则,尽量减少离婚对于孩子造成的伤害。想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可以首先与对方进行友好的协商,能够不对簿公堂的就尽量私下协商解决。如果谈不拢的,那么可以向法院提起
1,381 2022.04.15 -
00:48
我有权利拿到孩子抚养权吗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有监护权,抚养权。父母双方离婚的,男女双方都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但是最后谁能够获得孩子的抚养权,是看孩子跟着哪一方生活,能更有利于孩子今后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生活。原则上,子女年龄在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的
1,10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