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提成不足5000该如何计算税

提成不足5000该如何计算税

2023-02-11 08:2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四川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2-11回复

提成属于工资的一部分。是否需要交税,需根据你的工资确定,若超过3500元的,即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社保是要根据当地确定的社保基数乘以缴纳比例来计算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也是需要扣除社保金额和专项附加扣除之后,再减去起征线乘以税率来进行计算的。社保基数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且各地社保基数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只知道工资是无法计算出来的。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房产税该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为标准计算。房产税由房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按年进行征收,其从价计征的税率为1.2%、从租计征的税率为12%。

律师普法更多>>
  • 房产税该如何计算?
    房产税该如何计算?

    计算房产税的方式是: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为标准计算。房产税由房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按年进行征收,其从价计征的税率为1.2%、从租计征的税率为12%。

    2020.07.19 144
  • 房产税应该如何计算
    房产税应该如何计算

    房产税应该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从价计征的税率为1.2%,从租计征的税率为12%。房产税由房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按年进行征收,分期缴纳。

    2020.12.30 136
  • 工龄不足如何计算工龄
    工龄不足如何计算工龄

    工龄不足整年的,按照缴费年限计算,满一年的按年计算,不满一年的,按月计算。

    2020.07.15 549
专业问答更多>>
  • 5000的工资该如何计算交多少税

    5000元工资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根据公式,工资5000应该交的税=(5000-500

    2022-09-16 15,340
  • 个税起征点5000如何计算

    新个税纳税金额=(个人综合所得-三险一金-专项扣除项-免征额)×分级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个人综合所得主要是指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这部分金额居民个人按纳税年度合

    2021-08-19 15,340
  • 成都工资税该如何计算

    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应缴纳所得额=收入金额-(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 2.应纳税额=应纳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

    2022-08-22 15,340
  • 成都工资税应该如何计算

    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应缴纳所得额=收入金额-(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 2.应纳税额=应纳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

    2022-08-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孩子抚养费标准该如何计算 02:37
    孩子抚养费标准该如何计算

    孩子抚养费标准该如何计算?婚姻法及相关规定判定孩子抚养费标准,第一是不抚养孩子那一方应该承担一部或全部生活费用,实际上就是养孩子是两个人的事不能全靠对方,不养孩子那一方全部承担;第二不抚养孩子的一方支付抚养费的标准是根据TA月收入的20到3

    1,129 2021.03.24
  • 退休金如何计算 01:24
    退休金如何计算

    退休金一般包含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基本养老金是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本养老金则是根据个人累计缴费的年限、缴费工资、所在地职工的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84,262 2022.04.15
  • 证据不足如何判刑 00:57
    证据不足如何判刑

    证据不足应当调查收集证据全面的查实证据。证据不足应遵循疑罪从无的原则,作出无罪判决,如果是民事案件,由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

    1,072 2022.04.17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