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以挂靠出资货币向银行借款是否有法律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先你要搞清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独立承担责任。公司的财产和股东个人的财产是分开的。法律规定了公司面纱制度,所谓公司面纱,即公司作为法人必须以其全部出资独立地对其法律行为和债务承担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与其股东具有相互独立的人格,当公司资产不足偿付其债务时,法律不能透过公司这层“面纱”要求股东承担责任。所谓“刺破公司面纱”,是指在某些情形下,为保护公司之债权人,法院可揭开公司之面纱,否定股东与公司分别独立之人格,令股东直接负责清偿公司债务。如果你朋友作为公司的法人,在其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股东货币出资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向公司借款,若是签订借款协议,程序正当,则属于借款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在合同明显违反一般商业规则的时候,才可能被认定为股东抽逃出资。
-
股东向公司借款是否是抽逃出资
股东向公司借款,若符合法定程序的,则为合法的公司和股东的借贷关系。'合法'应当是指借款程序、借款内容、借款用途、债权债务关系合法等。如:股东借款在不违反公司章程的情况下应当经过全体股东同意,并履行法定程序,股东借款应当与公司签订借款协议,并
2020.08.30 121 -
股东股东向公司借款是否属于抽逃出资
股东向公司借款不属于抽逃出资。出资后将出资款转走据为己有才是抽逃出资。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不能向公司借款。普通股东可以。应当按照程序进行。
2020.01.21 148 -
股东向公司借款是否就是抽逃出资
股东向公司借款是不属于抽逃出资的。出资后将出资款转走才属于抽逃出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不能向公司借款。只有普通股东可以。
2020.11.02 98
-
公司欠债挂靠贷款, 股东在公司挂靠期间以自己名义向银行借款, 公司破产后是否承担责任?
首先你要搞清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独立承担责任。公司的财产和股东个人的财产是分开的。法律规定了公司面纱制度,所谓公司面纱,即公司作为法人必须以其全部出资独立地对其法
2022-04-08 15,340 -
股份制银行能否向股东借款
股份制银行的股东可向本银行贷款,也就是关系人贷款。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只要提供有效的担保,在银行的授信额度内,可以贷款。 关系
2022-08-12 15,340 -
股东在公司挂靠期间以自己名义向银行借款,公司破产后是否承担责任?
首先你要搞清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独立承担责任。公司的财产和股东个人的财产是分开的。法律规定了公司面纱制度,所谓公司面纱,即公司作为法人必须以其全部出资独立地对其法
2022-04-06 15,340 -
股东在公司挂靠期间以自己名义向银行借款,公司破产后是否承担责任
首先你要搞清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独立承担责任。公司的财产和股东个人的财产是分开的。 法律规定了公司面纱制度,所谓公司面纱,即公司作为法人必须以其全部出资独立地对其
2022-01-22 15,340
-
00:57
工程挂靠是否合法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建设工程合同与其他合同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设工程的承包人需要具备建筑施工企业资质,不具备该资质的企业不可以做承包人。除此之外,具备承包资的承包人也不可以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资质的企业,也不可以将本企业的名义借给其他不
1,525 2022.04.17 -
01:12
股东瑕疵出资能否影响行使股东权利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股东出资不足的,要对公司承担补缴出资额的责任。如果股东是以货币,即现金形式出资的,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出资不足的,应当在一定时间内,及时向公司足额补缴。当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
1,25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