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考试初次不合格者可以调岗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于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用人单位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否则很有可能侵害劳动者权益,使单位陷于不利的局面。 首先,用人单位可以对初次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行岗位调整。但该调岗行为必须合理,不能与员工原先的工作没有任何联系。比如,不能让之前做研发的人员调岗去做销售。另外,用人单位还应当完善劳动合同和企业规章制度,对员工拒绝调整的行为予以合法应对。由于用人单位对业绩不达标的员工多采取向下调岗的方式,所以往往会出现员工不服从安排、拒绝履行的情况,此时用人单位只能通过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约定员工拒绝调整岗位的行为是严重违纪行为,这样用人单位才能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其次,用人单位可以对初次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行岗位培训。 最后,用人单位对于经过调岗或培训仍然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应当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还特别提醒用人单位注意的是,对员工的上述培训应当保留培训档案并经员工确认,以免将来发生劳动争议时没有相关证据。 而且,用人单位应把握几点:1、要制定恰当的考核方法,以判定员工是否“胜任工作”,要使员工对考核结果心服口服;2、换岗的工作岗位也与原工作岗位相接近;3、员工不能胜任原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应给其一次换岗机会或培训;4、如员工不愿意换岗,则用人单位可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并依法给予经济补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需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就变更后的内容以书面形式确认。劳动者因工负伤、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无法从事原工作岗位以及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状况对其单方进行工作岗位的调整。
-
用人单位可以随意调整劳动者的岗位吗?
用人单位不可以随意调整劳动者的岗位。调岗属于对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且采用书面形式才可以。而单位擅自调岗的,一般不对劳动者产生法律拘束力。
2020.02.23 188 -
试用期可以调整岗位吗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会对工作岗位进行约定。若劳动合同期间,劳动者想调整岗位的,可与用人单位协商(即申请调岗)。若用人单位同意的,即可变更工作岗位,但需要签订书面的变更劳动合同文件。若用人单位不同意的,则可拒绝劳动者调岗的申请。
2020.07.13 2,180 -
-
试用期考核不合格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劳动者吗
企业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员工在试用期内考核不合格就可以随时辞退。而实际上,如果录用条件中没有包括考核合格这一项,用人单位是无法仅仅依据考核不合格在试用期辞退劳动者的。 如果您想在试用期内以考核结果决
2022-04-18 15,340 -
员工考试不合格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吗,考试不合格会被单位解除合同吗
员工考试不合格,单位不可以简单辞退。员工考试不合格,并不能等同于不能胜任工作,考试的内容也可能与其工作岗位必须无关或者关联不大。但是员工考试的项目是其工作岗位必备的内容,按照法律规定不合格不可以上岗的
2022-03-01 15,340 -
试用期内考核不合格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辞退劳动者吗?
在试用期内企业往往考核员工以确定试用期满是否继续录用劳动者。但是企业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员工在试用期内考核不合格就可以随时辞退。而实际上,如果录用条件中没有包括考核合格这一项,用人单位是无法仅仅依据
2022-03-19 15,340 -
劳动者不辞职,用人单位是否可以单方面调岗位来调岗位
劳动者不辞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调岗的,劳动者是可以拒绝的,调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是无效的;如果用人单位是生产
2022-03-04 15,340
-
01:01
用人单位试用期不交社保合法吗用人单位试用期不交社保不合法。试用期间,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该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
2,593 2022.05.11 -
01:22
单位恶意调岗怎么办单位恶意调岗,有以下的三种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收集证据。劳动者听闻调岗相关事宜后,要具备证据意识,留意并收集证据。关于调岗原因、范围、涉及人员、新岗位工作内容、地点、薪酬变化,可通过拍照、录音录像、公证等固定证据方式,收集公司公告、书
7,948 2022.05.11 -
01:04
初次犯罪可以缓刑吗首次犯罪是否能适用缓刑需要根据犯罪情节是否严重、是否积极悔罪、刑事责任承担等多种情况进行分析。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初次犯罪不是适用缓刑的必然条件,缓刑适用有三个要求:前提条件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6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