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罪的量刑标准一般能判多久?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寻衅滋事罪一般量刑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具体要结合实际案情,在犯罪中作用的大小、有无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等。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寻衅滋事罪最轻量刑是管制。其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 2、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3、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寻衅滋事罪为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
寻衅滋事罪一般能判多久
寻衅滋事罪一般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
2020.08.23 122 -
寻衅滋事罪一般判刑多久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寻衅滋事罪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寻衅滋事行为有以下几种: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4、在公共场所起
2022.04.12 479 -
寻衅滋事罪一般判刑多久
从刑事拘留到判刑,大致需要四到六个月。逮捕审批期限37天,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至少两个月,检察院审查核实至少一个月,法院受理公诉案件后至少两三个月之内宣判。《刑事诉讼法》对此有规定。
2020.10.16 178
-
寻衅滋事罪量刑标准,寻衅滋事罪一般判多久
寻衅滋事罪一般量刑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具体要结合实际案情,在犯罪中作用的大小、有无从轻、减轻处
2022-04-22 15,340 -
寻衅滋事罪量刑标准是什么,寻衅滋事罪量刑标准轻微伤一般会判多久
寻衅滋事罪量刑标准: 【拘役、管制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寻衅滋事,情节一般,未造成人员受伤的,为管制刑;适用管制刑不足以体现刑罚价值的,为拘役刑。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具有《刑法》第二
2022-03-09 15,340 -
寻衅滋事罪一般能判刑多久
你咨询寻衅滋事罪一般够判刑几年是怎么样的?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要由法院依据《刑法》第293条的规定,结合案件实际情况来判决。《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
2022-07-15 15,340 -
寻衅滋事罪一般多久能判刑
寻衅滋事罪判多久,需要看具体的情况。构成寻衅滋事罪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相关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7-07 15,340
-
01:08
寻衅滋事罪一般判多久
寻衅滋事罪,指的是行为人任意殴打、肆意寻衅、骚扰他人或任意损坏、占用他人财物,或在公共场合带头起哄闹事,严重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根据《刑法》关于寻衅滋事罪的量刑规定,有以下寻衅滋事行为之一,则依法判处五年以下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 1、
2,919 2022.04.17 -
01:03
寻衅滋事罪量刑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寻衅滋事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行为人随意殴打伤害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情形; 2、谩骂、恐吓他人、故意拦截、追逐他人,情节恶劣的情形; 3、在公众场合胡乱起哄,故意捣乱,形成公共场合秩序紊乱的情形; 4、侵占公私
6,816 2022.04.17 -
01:02
刑事寻衅滋事量刑标准
寻衅滋事罪一般判处犯罪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法院量刑主要看随意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或者轻伤的人数,以及随意殴打他人的次数。对于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或者随意殴打特殊人群,如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
1,60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