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劳动者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于合同期满未续签书面合同的,不能简单类推适用二倍工资罚则。未续签合同期间劳动者权利义务按照劳动争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可以视为双方以原合同条件继续履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14条也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因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视为续订劳动合同。”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未续签劳动合同情形下,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续订劳动合同。”既然是“视为续签劳动合同”,理所当然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情形,劳动者不能主张二倍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不签书面劳动合同的责任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者不签书面劳动合同的责任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应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继续用工满一个月未签合同,应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已经完结,用人单位继续用工,是新的劳动关系,应当在一个月内续订劳动合同。满一个月未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自满一个
2020.06.16 105 -
合同没到期劳动者主动离职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劳动合同没到期劳动者主动离职,一般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劳动者想要离职的,需提前30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而如果还处于试用期,则只需要提前3天。 如果单位给劳动者提供了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签订服务期约
2020.09.05 160 -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应由谁承担责任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应承担责任的是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到期终止,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劳动合同法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担责。反之,劳动者自己责任。
2020.11.30 274
-
到期劳动者不续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是规定了“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该条法律强调的“用工之日起”,这个用工之日是指劳动关系建立之日
2022-04-11 15,340 -
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要承担哪些责任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的维权方式是: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投诉。劳动纠纷只能先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再起诉。直接起诉法院不受理。没有劳动合同,在单位工作不超过一年的,可以要求从入职第二个月起的双倍工资补偿。
2022-05-24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因你老婆已怀孕,你老婆最后一份合同应顺延,顺延至其哺乳期满,故目前你老婆并不存在合同续签的,只有在你老婆哺乳期后才有合同续签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问题。2、因此,用人单位在此期间拒绝合同顺延的,属
2022-05-06 15,340 -
不签劳动合同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是赔偿双倍工资。一般来说,工资是11个月的两倍,乘以22个月的工资,但已经支付的需要减少。如果超过一年,也应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021-11-01 15,340
-
01:08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有补偿吗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具体可以分为: 1、用人单位在继续维持原来的劳动条件情况下,员工本人不愿意续签的,则用人单位无需作经济补偿;如果是所在单位降低员工原来的劳动条件,导致员工不续签的,则用人单位需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2、如果是用人单位不愿
4,096 2022.05.11 -
01:15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怎么赔偿
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不续签,是否需要进行赔偿,具体要分为两种情况来看:如果是用人单位不续签的,则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如果是员工选择不续签,则需要了解具体不愿意续签的原因,一般有两种情况:1.如果用人单位继续维持、或提高原有劳动
15,474 2022.04.17 -
01:09
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有补偿吗
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有补偿的;当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到期之后,如果用人单位不愿意与员工继续续签,则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的规定,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为:经济补偿按照员工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其中工
44,49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