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得转让房地产的情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三十八条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 (一)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不符合本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条件的; (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三)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 (四)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五)权属有争议的; (六)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条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二)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转让房地产时房屋已经建成的,还应当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书。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以下房地产依法不得转让: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权属有争议的;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等。
房地产不得转让情形: (一)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但不符合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条件的; (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三)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 (四)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五)权属有争议的; (六)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
-
哪些情形下不得转让房产
下列情形下不得转让房产: 1、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 2、房产权属有争议的; 3、转售未经共有人、抵押权人同意的; 4、鉴定为危房的; 5、已被列入拆迁公告范围的; 6、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禁止转让的行为等。
2020.10.07 157 -
房地产不得转让的情形有哪些?
房地产不得转让的情形有: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转售未经共有人、抵押权人同意的;鉴定为危房的;处于籍冻结地区并已列入拆迁公告范围内的;法律限制交易的。
2020.07.04 128 -
房地产不得转让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下列房产是不可以转让的:以转让的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但是没有按照约定缴纳全部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的房地产不可以转让。或者是没有按照转让合同的约定投资开发的房地产。或者司法、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裁定
2022.04.12 721
-
房地产不得转让房产的情形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9号: 1、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条件的。2、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
2022-04-22 15,340 -
哪些情形下房地产不得转让
公民的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 1、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没有按约定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没有按照出让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开发的; 2、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
2022-05-15 15,340 -
什么情形下房地产不得转让
公民的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 1、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没有按约定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没有按照出让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开发的; 2、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
2022-12-10 15,340 -
房地产的,什么情形下不得转让房产
第三十八条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 (一)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不符合本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条件的; (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三)依法收回土地使
2022-04-09 15,340
-
01:03
股权转让情形是怎样的呢股权转让的流程并不复杂,但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在股权转让的过程之中,如果是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那么是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的。并且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确定的股权转让受让的意向之后,双方应当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在股权转让协议书
1,043 2022.04.17 -
00:44
未办房产证的房子如何转让未办房产证的房子如何转让要分情况。如果房屋本身是可以办理产权证,只是卖方还没有办理的,那么双方可以进行房屋的交易。没有房产证,房屋就不能够办理变更登记。这种情况对于买方来说会有比较大的风险。例如卖方会将房屋抵押或者转售,侵害到买方的利益。因
911 2022.05.18 -
01:00
不能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哪些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能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 1、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虽然受领人无合法根据而受领,但给付人不得请求返还。如对救助自己生命或拾金不昧的人支付报酬等; 2
878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