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纠纷举证责任怎么确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龄纠纷是否可诉,有何依据?可诉。 下列司法解释中的“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不就是指是工龄嘛,如果不可诉,那么何必分担举证责任?法院不受理,你可以象上级法院申诉。还可以象检察院提起审判监督。最后还可以找人大,院长接待日找院长要求给出不予受理的合法理由。总之“不属于法院管辖”的说法过于泛泛,很难说是因为什么不予受理。 3、2001年4月3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4、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即是规定了因用人单位作出不利于劳动者的决定而发生争议的劳动诉讼,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同时,需要计算工龄,为解决劳动纠纷提供科学依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采取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即谁有过错,谁承担责任。在医疗事故纠纷中,一方认为对方对医疗事故的发生有过错的,应当提供证据证明。
劳动者要证明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若否认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应当举证证明。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问题,实践中只要劳动者举证证明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仲裁机构就会作为劳动案件受理。
-
工资纠纷举证责任怎么认定
工资纠纷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因为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应当由用人单位提供;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
2020.02.28 88 -
如何确定劳动纠纷举证责任
劳动纠纷举证责任的确定方式为: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
2020.04.29 135 -
侵权纠纷举证责任如何确定
原告需要证明的事项有: 1、损害事实客观存在; 2、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存在因果关系; 3、行为具有违法性; 4、行为人有过错。 第三个要件实践中原告一般不必单独证明。被告需对法定的减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2020.12.07 122
-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怎么确定
谁申请谁举证?;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没有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2021-11-30 15,340 -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举证责任责任确定
1、原则上,应由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病员的损害结果与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医疗机构不存在医疗过错等方面的举证责任,由受害人应当就自己受损害的事实和接受过医疗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2、法律依
2022-12-12 15,340 -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怎么确认
2001年12月21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医疗过程有无过错承担举证的责任。其意思是:1、患者
2022-09-14 15,340 -
如何确定医疗纠纷举证责任
由医疗机构承担举证责任。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的及时性、科学性、适当性、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不存在医疗上的过错,承担举证负担。
2022-11-15 15,340
-
01:16
欠款合同纠纷举证责任怎么分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出借人在提起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明债权确实存在的证据。因此,在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出借人负主要的证明责任,借款人负次要的证明责任。如果出借人无法提供,能够证明借款合同确实存在的证
1,137 2022.04.17 -
01:12
人身损害如何确定责任纠纷
人身损害责任划分原则有三个,分别是: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第一,处理一般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如学校人身损害侵权责任。第二、对于部分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适用于过错推定
1,434 2022.04.17 -
00:55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管辖怎么确定
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管辖权确定,有如下两种不同的情形: 1、合同约定存在有效仲裁条款的,依法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情形,该案应
85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