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奸罪需要哪些证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强奸罪取证一般是最先从考虑从阴道内获得嫌疑人的体液(精液),受害人身上提取嫌疑人留下的线索,包括毛发、皮屑、体液(含汗水、口水、血液)、纤维等,环境许可还可考虑指纹、掌纹、脚印等许多线索,当然有视讯影音证据,那就最好了。采集证据需要根据情况来决定,总之线索可能很多,但办案的人是否有这个耐心,是否愿意作为,就很难说了。此外,被侵犯者,一定要在被侵犯后,第一时间报警并去医院或者法医保全证据,提取身上可能存留的嫌疑人线索。残留在体内的精液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就无法再被检出。强奸和自愿性行为最大的区别是强奸是强迫发生的,所以除了上述物证外,还需要证明受害人是被强迫的,因此一般需要检视是否遭受暴力、恐吓、拘禁等行为。大多数强奸案件中,受害人曾被暴力虐待,因此会留下伤痕。至于恐吓和拘禁,要取证就很难了。大多数强奸案最后证据不足就在此处,无法证明是被强迫的,基于无罪推定的法理精神,只能认定无罪。因此,在遇到强奸行为时,无论对方用何种手段,都至少要反抗一下,留下点伤痕什么的,才好定案,不然只能徒呼奈何。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强奸罪需要的证据: 1、被害人陈述。 2、犯罪嫌疑人供述、辩解。 3、现场遗留的物证。 4、受害人可能遭受暴力的物品类证据。 5、受害人可能遭受性侵害且遗留有加害人体液的内裤、衣服、卫生巾等物品。 6、现场遗留的饮料、水杯、针管、针剂或者酒瓶、酒杯中等其他物证。
-
强奸罪需要证据有哪些
强奸罪的证据一般是受害人的陈述、嫌疑人的体液、毛发或者指纹、脚印、现场的遗留物等,且受害人被侵犯后,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会搜集有关证据,对受害人进行法医鉴定,如果不及时报警,嫌疑人的体液可能无法检测。我国法律规定,强奸罪一般处
2022.04.16 815 -
强奸需要哪些证据
1、被害人陈述。 2、犯罪嫌疑人供述、辩解。 3、现场遗留的物证。 4、受害人可能遭受暴力的物品类证据。 5、受害人可能遭受性侵害且遗留有加害人体液的内裤、衣服、卫生巾等物品。 6、现场遗留的饮料、水杯、针管、针剂或者酒瓶、酒杯中等其他物证
2020.06.04 242 -
认定强奸罪需要哪些证据?
首先,认定强奸罪的证据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得以提取保存下来的犯罪人的体液、毛发、皮屑、衣物纤维以及犯罪现场的环境证据等。且一般来说,强奸罪属于暴力性质的案件,性侵犯往往会伴随着身体暴力,因此,受害人被侵犯后的伤痕也会是一大有力佐证。另外,受害人
2020.11.01 229
-
强奸罪需要哪些证据
强奸罪侵犯的是妇女性自由的权利,该犯罪行为对女性的身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那么,强奸罪需要什么证据才能定罪呢? 强奸罪取证一般最先考虑从受害女性的阴道内提取犯罪嫌疑人的精液。除此外,还应当着重从受害
2021-01-11 15,340 -
强奸罪需要哪些证据?
证明强奸事实的都是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
2022-04-21 15,340 -
犯强奸罪,需要哪些证据
证明强奸事实的都是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
2022-04-23 15,340 -
判强奸罪需要哪些证据?
能够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都可以的,具体没有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强奸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
2022-04-04 15,340
-
00:58
重婚罪定罪需要哪些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重婚罪指的是已经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具体包括法律上的重婚和事实上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即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因此,在自行提起重婚罪的刑事诉讼时,
933 2022.04.17 -
01:03
认定重婚罪需要哪些证据认定重婚罪需要的证据有: 1、配偶与第三方经过合法登记的结婚手续,或法律上认可的事实婚姻关系;需要搜集结婚登记伪造结婚证证据,重婚者与第三人所生小孩的出生证等直接证据。 2、还可以搜集有婚外情一方与第三人存在长期稳定的同居生活证据、双方在一
2,609 2022.04.17 -
01:20
借贷诈骗需要哪些证据借贷诈骗,即行为人采用违反法律的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来骗取财物的一种诈骗方式。 出借人可以提供证据,比如微信、QQ聊天、通讯记录、借条、借款人的经济状况证明等这些,来证明以下事实: 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把钱归还的意图。诈骗罪以行为人具有
1,2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