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到期最长多长时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借贷期满后,债权人应及时要求债务人归还借款,不能碍于情面或其他原因不及时催款。如债务人一时无法归还,出借人可在时效届满前,让借款人写出还款计划或催要证明等,这样诉讼时效就可从新的协议订立之日重新计算。如债务人仍不按期履约或外逃,债权人应在借款期满后的2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依法催收,否则就视为放弃债权,法律不予保护。还款时间就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约定的应当归还本息的时间。现实中人们经常忽视这项约定,或未作出明确约定。最常见的表述为“一定时间后”还款,如“一年后”还款。“一年后”从字面上来讲是一个时间段,而非时间点。借款后两年、三年或更长时间还款都能够被理解为“一年后”还款。尽管法律上对此有着一定的解释规则,但这种书写方式毕竟增大了实现债权的不确定性。还款时间的不明确,在实践中也容易引发关于诉讼时效的争议。因此,在约定还款时间时,最好将其明确到年月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借款合同不管到期多久都能起诉,但是超过三年的可能会失去胜诉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典》定金合同诉讼时效是三年,开始计算的时间是从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借款期限由双方约定,法律没有规定具体期限。 但双方没有约定的,视为不定期借款合同,出借人可以随时要求借款人返还,借款人可以随时归还借款。
-
担保到期最长多长时间
担保时效与普通时效相同,都是3年,但是要注意担保时效开始计算的日期。 如果约定了保证期限,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从先诉抗辩权消灭之日起,承担保证责任。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连带保证中
2021.04.13 217 -
借款合同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1、只有借款时间,并未约定还款时间的,债权人即可以在三年诉讼时效到期之前,也可以在认为债务人经济状况恶化,无力偿还欠款时随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借条上明确约定还款时间时,则诉讼时效的计算自约定的还款时间起3年内。
2021.03.23 107 -
借款合同的有效期多长时间
一般说的有效期是指诉讼时效,借款协议书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借款协议书上约定了还款日期,债务人超过还款日期三年,未偿还款项,且不存在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的情况下,视为超过诉讼时效。借款合同适用一般的诉讼时效。
2021.04.03 146
-
合同期限最长多长时间
合同最长期限是多少年,要看是什么合同。大部分合同的有效期都由签订合同的甲乙双方约定。有些合同的有效期是有限制的。 在租赁合同中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 再如劳动合同,用人单
2022-05-28 15,340 -
长期合同多长时间到期
《劳动合同法》规定长期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立法本意在于避免用人单位采取签订短期劳动合同的方式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据《劳动合同法》之规定,用人单位字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
2022-05-08 15,340 -
借据最长多长时间过期
借条没有有效期限制,即永久有效。 但是,要求归还借款有两年诉讼时效的限制,即如果借条载明还款期限的,应当自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内主张权利或者向法院起诉,超过两年没有向借款人主张权利的,法律将不再保护
2022-08-10 15,340 -
借款合同还款期限多长时间
有的借款合同写明了还款期限,有的没有写明。写明了还款期限的借款如果到期不能收回,应在到期之日起两年内提起诉讼或发函催告,否则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不再保护。 没有写明还款期限的借款,出借人可以随时要求偿还
2021-04-07 15,340
-
01:31
借款欠条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借条的诉讼时效只有三年。借款欠条有效期可以理解为借条受法律保护的有效期,即借条的诉讼时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时间为三年。具体如下: 1、借款条的有效期要看借款条的内容,如果写明还款时间,诉讼时效是从
5,675 2022.10.16 -
01:14
借条有效期多长时间
借条的有效期其实指的就是借条的诉讼时效。 一般借条的诉讼时效,不会影响借条本身的法律效力,只要是在合法签订且是真实有效的借条,无论时间是多久,借条本身都是有效的。当然如果借条过了诉讼时效,可能就不再受到法律的保护。 根据民法总则的有关借条诉
4,058 2022.04.17 -
00:59
一审审限最长多长时间
一审审限最长有六个月的时间。人民法院使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的,那么一般需要在立案那天起的六个月内审结完毕。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时间的,那么通常需要让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审理时间的,需要先报请上级人民法院获得其批准。 人
3,39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