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房产证登记在首套房可以离婚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婚前房产没登记一般不可以分割。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根据相关规定,一方婚前所得的财产,认定为其个人财产,不得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一方婚前购买,婚后共同还贷,且登记于购买人名下的房产,双方协商分割,协商不成的,应当认定归登记方所有,由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算的。'二套房'的七种情况 1、父母名下有住房,以未成年子女名义再购房详解:根据新的政策,家庭成员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即未成年子女也是被划为家庭范畴的。所以以未成年子女的名义申请贷款购房时,就会按照二套房政策执行。 2、未成年时名下有房产,成年后再贷款购房详解:目前银行'认贷又认房',如果不出售现有房产,再贷款购房就属于二套房,将按照二套房的政策执行。 3、个人名下有全款购买的住房,再贷款购房详解:过去只'认贷',这种情况不算二套房,但现在加了'认房',虽然没有贷过款,但只要是在房屋产权交易系统中能够查到名下有房产,在不卖掉且申请贷款的情况下,也会被认定为二套房。 4、个人名下有贷款购买住房,结清出售后再贷款购房详解:目前银行'认房又认贷',也就是说虽然贷款买的房产出售以后,家庭名下已没有任何住房,但因为其之前有贷款记录,再申请房贷也会被算做二套房。 5、首次购房使用商业贷款,再次购房使用公积金贷款详解:目前公积金贷款政策比较严格,只要借款人有过房贷记录,不论房贷是否结清、房产是否出售,即便从未使用过公积金贷款,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也会被算做二套房。 6、婚前一方曾贷款购房,婚后以另一方名义申请贷款购房,但两人户口没有在一起
-
结婚登记前交的首付房产归属
有以下四种情况 1.自己付首付,且房子登记在自己名下,婚后共同还贷,原则上属于付首付一方的个人财产。 2.自己付首付,房子登记在双方名下,婚后共同还贷,一般属于双方共同财产。 3.婚前若有明确的协商约定,一般约定为房屋共有,该约定具有法律效
2021.03.22 485 -
婚前房产没登记可以分割吗
婚前房产没登记不能分割。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2021.03.27 131 -
离婚多久可以买首套房
需要根据当地的购房政策判断,如果当地没有特别规定,离婚如果没有获得房产的一方,在房管局查不到房屋产权信息,在银行也没有贷款记录的,随时可以买房,都算第一套房。
2020.04.29 407
-
离婚时房产证可以在离婚登记中公证吗
离婚房产证是需要去公证处公证的。 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可以办理下列事务: (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公证机构登记的事务; (二)提存; (三)保管遗嘱、遗产或者其他与公证事项有
2023-08-10 15,340 -
婚前房产算首套房吗?
重庆主城九区公积金只支持首房首贷,是以家庭为单位(夫妻双方加未成年子女)。
2022-11-02 15,340 -
离婚后房子在登记前房产证丢了怎么办
当事人结婚前,若是登记在个人名下的,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能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可分割。若是双方购买的房产,登记在双方名下的,属于双方的共同财产,离婚时该不动产应由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
2023-05-13 15,340 -
婚前离婚房产预告登记离婚可以分割吗?
房产证登记的名字是孩子的,因此在没有其他证据证明房屋的真实权属情况和登记状况不一致的情况下,房产证上登记的所有权人即视为房产的所有人,该房产也就不应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另外,夫妻离婚时分割财产是分割夫
2022-07-21 15,340
-
01:02
婚前房产离婚可以分吗婚前购买的房产是否可以作为共同财产,在离婚时进行分割,需要分情况讨论: 如果在结婚登记前,房产登记在一人名下,并且购房款已经全部交付完毕,那么房产就属于个人财产,在离婚时不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如果婚前购买的房产登记在一个人名下,但是贷款
844 2022.04.17 -
01:09
离婚婚前房产且登记两个名下如何分割首先,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前购买的房产系其婚前财产,属于其个人财产。离婚时,配偶是无权请求分割的。但是,如果婚后在房产证上加上了配偶的名字的话,该房产就属于夫妻共同共有的财产。离婚时,应当进行分割。对于如何分割,根据意思自治原
1,231 2022.04.17 -
01:12
夫妻登记前的房产是属于婚前财产吗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一方在办理结婚登记之前就已经获得的财产,属于一方的婚前财产。并且,婚前个人财产,不会因夫妻关系的存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夫妻登记前的房产,属于夫妻一方所有的婚前财产,除非财产的所有人将自己的财产赠与给另一方,否则,
1,31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