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欠缴医保导致公司破产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于这个医疗保险如何补缴的问题,你应该了解职工医疗保险补缴须知一、医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医疗保险欠费情况,建立欠费数据信息,填制《社会保险费补缴通知单》,通知参保单位补缴欠费。二、对因筹资困难,无法一次足额缴清欠费的参保单位,医保机构征缴部门与其签订社会保险补缴协议。如欠费单位发生被兼并、分立、破产等情况时,按下列方法签订补缴协议。 1、欠费单位被兼并的,与兼并方签订补缴协议。 2、欠费单位分立的,与各分立方签订补缴协议。 3、欠费单位进入破产程序的,与清算组签订清偿协议。 4、单位被拍卖出售或租赁的,与主管部门签订补缴协议。三、参保单位根据《社会保险费补缴通知单》或补缴协议办理补缴,医保机构征缴部门予以受理,并通知医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收款。四、破产单位无法完全清偿的欠费,医保机构征缴部门受理单位破产清算组提出的申请,审核后送稽核监督部门处理。五、医保机构征缴部门依据财务管理部门传来的职工医疗保险补缴欠费到账信息和稽核监督部门传来的核销信息,调整参保单位欠费信息。职工医疗保险补缴温馨提示 1、职工医疗保险补缴除退休补缴、工作调动时中间间断了几个月、个体缴费间断时间不超过3年的这三种情况之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是不可以补交的,只能是重新参保。补交医疗保险不需要交滞纳金。 2、工伤保险是否可以补交呢市工伤保险处办公室的赵科长介绍,今年首次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不能补交参保以前的工伤保险,如果以前就已经参保了,工作单位又一直没有变化,中间欠缴了工伤保险的可以补交,补交工伤保险不需要交纳滞纳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破产公司欠缴社保的问题
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破产的,欠缴的社会保险统筹费用应当缴纳至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之日,之后破产企业职工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职工社保或转为城乡居民社保。
2020.05.14 430 -
欠款公司的企业破产怎么办
企业破产清算后还有债务应该继续承担清偿责任,直到债务还清为止。破产财产清偿的先后顺序: (一)破产费用:破产费用包括: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
2020.02.04 184 -
企业破产没缴医保和社保, 职工怎么办
可以补交。医保补缴方式:医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医疗保险欠费情况,建立欠费数据信息,填制《社会保险费补缴通知单》,通知参保单位补缴欠费。
2020.08.29 506
-
一家公司欠缴医保,导致公司破产
对于这个医疗保险如何补缴的问题,你应该了解职工医疗保险补缴须知一、医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医疗保险欠费情况,建立欠费数据信息,填制《社会保险费补缴通知单》,通知参保单位补缴欠费。二、对因筹资困难,无法一次
2022-04-09 15,340 -
如果由因欠医保等关系,导致公司破产
对于这个医疗保险如何补缴的问题,你应该了解职工医疗保险补缴须知一、医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医疗保险欠费情况,建立欠费数据信息,填制《社会保险费补缴通知单》,通知参保单位补缴欠费。二、对因筹资困难,无法一次
2022-04-27 15,340 -
医保挂失为什么会导致公司破产
对于这个医疗保险如何补缴的问题,你应该了解职工医疗保险补缴须知一、医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医疗保险欠费情况,建立欠费数据信息,填制《社会保险费补缴通知单》,通知参保单位补缴欠费。二、对因筹资困难,无法一次
2022-04-23 15,340 -
企业破产重组会导致公司如何避债?
资产重组是指公司资产的拥有者、控制者与公司外部的经济主体进行的,对公司资产的分布状态进行再次重建、调整、配置的经过,或对设在公司资产上的权利进行再次配置的经过。目前在国内所使用的“资产重组”的概念。
2022-08-27 15,340
-
00:52
因公司原因导致社保断缴的怎么处理因公司原因导致社保断缴的,那么可以要求单位进行补缴。通常情况下,一般单位只能做2个月的补交,如果需要补缴更长时间,那么只可以通过一些代理机构来操作。有问题可以直接咨询当地社保局。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需要依法按时足额征收社会保险费,并且需要把缴
10,998 2022.04.17 -
01:39
企业破产欠员工工资怎么办公司破产以后,只要公司还有资产,进入破产程序后,员工就可以主张工资。 1、债务人提出破产申请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其职工安置预案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债权人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向债务人送达受理裁定后,债务人应当在法定期限
446 2023.03.29 -
01:26
企业破产程序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企业的破产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由企业债权人提出破产清算申请。债务人可以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 2、政府有关部门对申请进行受理,其中,公用企业和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企业和政府部门给予资助或采取
2,69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