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因工致残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享受的待遇第一情况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职工因工致残可享受以下待遇: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本人提出解除劳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医疗补助,用人单位支付残疾就业补助。
职工因工致残可享受下列待遇:工伤保险基金按照残疾等级支付一次性残疾补标准为:七级残疾为13个月的工资,八级残疾为11个月的工资,九级残疾为9个月的工资,十级残疾为7个月工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员工提出终止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残疾就业补助。
-
职工因工致残享受哪些待遇
职工因工致残享受下列待遇: 1、工伤保险基金按残疾等级支付一次性残疾补贴。标准为:一级残疾为27个月,二级残疾为25个月,三级残疾为23个月,四级残疾为21个月;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工资的90%,二级伤残
2022.05.11 431 -
职工因工致残享受的待遇
职工因工致残享受的待遇是: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020.08.24 177 -
职工因工受伤可享受哪些待遇
1、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2、根据工伤程序,享受工伤医疗费; 3、享受工伤津贴; 4、需要护理的按月发给护理费; 5、残疾的或者死亡的,享受相应的待遇。
2020.06.04 350
-
职工因工致残可享受哪些待遇
职工因工致残的,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确定补助标准。另外,一级到六级伤残,还可以享受伤残津贴。七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还可以要求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2022-06-17 15,340 -
职工因工致残享受哪些待遇?
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享受的待遇第一情况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
2022-04-18 15,340 -
职工因工致残享受哪些待遇?
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享受的待遇第一情况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
2022-03-24 15,340 -
职工因工致残享受哪些待遇
职工因工致残的,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确定补助标准。另外,一级到六级伤残,还可以享受伤残津贴。七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还可以要求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2022-05-27 15,340
-
01:04
十级伤残证能享受什么待遇
工伤十级伤残享受的待遇,具体情况如下: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2、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
4,728 2022.05.11 -
00:53
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由谁支付
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由谁支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那么大部分工伤待遇是由国家支付的,只有小部分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那么全部的工伤待遇都是由用人单位支付。
2,192 2022.05.11 -
00:52
职工医保缴纳多少年可以终身享受
目前我国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职工医保要交多少年可以终身享受。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有一定的差异。缴费年限长的可能是30年,短的可能是15年,男职工和女职工也不同。由于男职工60周岁退休,女职工50周岁退休,一般规定男职工比女职工
4,29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