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未签还能追究责任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从未签订劳动合同,最长能主张11个月的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2、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适用一年的诉讼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属于惩罚性赔偿,不属于劳动报酬范畴,因此适用此一年的仲裁时效,即时效从主张权益之日起向前计算一年。3、“补签”劳动合同,不能再主张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双方劳动关系存续一定时间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签订劳动合同,将日期补签至实际用工之日的行为,已经构成双方间的“合意”,不能再请求二倍赔偿。4、员工个人原因未签订劳动合同,不能主张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是用人单位拒绝与劳动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所应承担的惩罚性法律责任,因此其适用前提条件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双方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是劳动者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同样不能再请求二倍赔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和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还存在劳动纠纷,可以在劳动仲裁时效内进行主张,超出劳动仲裁时效的不能主张。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和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还存在劳动纠纷,可以在劳动仲裁时效内进行主张,超出劳动仲裁时效的不能主张。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承诺不追究责任还能追究责任
承诺不追究责任还能追究责任,但是要有合理的要求请求法院变更或者撤销调解协议。应符合以下情形: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调解协议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调解协议,受损害方有
2021.02.22 953 -
合同未签字可否追究违约责任
法律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合同当事人未签字的,合同就未成立,未成立的合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所以不会产生
2021.04.20 172
-
未签劳动合同已经超过一年,还能追究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吗?
1、从未签订劳动合同,最长能主张11个月的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2、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适用一年的诉讼时效。劳
2022-04-16 15,340 -
未签劳动合同已经超过一年,还能追究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吗
1、从未签订劳动合同,最长能主张11个月的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2、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适用一年的诉讼时效。劳
2022-04-08 15,340 -
未签合同已经超过一年还能追究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么?
1、从未签订劳动合同,最长能主张11个月的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2、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适用一年的诉讼时效。劳
2022-04-13 15,340 -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能追究法律责任吗
可以。1、可以,用人单位违法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当从应当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到不满一年时间内,没有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作为赔偿。2、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损坏劳动者合法离职时,劳动者可以直接离职,
2022-04-16 15,340
-
00:57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根据冒名签字的动机来定。如果是利用职务之便冒充签名,试图挪用公私财物的,那么就可能涉嫌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
2,539 2022.04.17 -
01:03
违法强拆追究刑事责任吗
违法强制拆迁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刑法》的规定,行政机关违法强制拆除被征收人房屋的,侵犯房屋所有权人产权的,应当依法责令行政机关承担全面赔偿责任;如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在强
1,256 2022.04.17 -
00:59
未签劳动合同未交社保怎样赔偿
单位超过一个月未签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作为赔偿。而单位拒绝缴纳社保的话,劳动者可以单方面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在解除合同的同时,劳动者可以要求众人单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数额,需要结合劳动者在本单位中工作的年
7,07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