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只要签了合同辞职押金就可以退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招收职工,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财物。收取押金违法,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nn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签了终身合同可以随时辞职。 终身合同即无固定期限合同。签订了终身合同,并不等于劳动者丧失了辞职权。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也可通过提前30天,向用人单位提交书面申请辞职。这与合同的的时间长短无关,法律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同样也保护劳动者的辞职权。只要劳动者履行的法定的辞职程序,即使是终身合同,也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签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抵押合同签了是不是就可以放款了
签订抵押合同后,银行一般会放款的。但如果出现不能办理抵押登记、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等情形时,银行可以停止发放贷款。注意: 1、明确约定被担保的债权种类、数额。 2、明确约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3、明确约定抵押物的名称、数量
2021.02.27 978 -
刚签了合同就不想干了可以辞职么
刚签了劳动合同,就不想干的,是可以辞职的。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0.11.13 166 -
是不是辞职了合同就解除了?
合同是否可以自动解除,以劳动合同为例,劳动合同不存在自动解除的问题,这是一种错误的提法和认识。 合同到期不续签是终止而非解除,不要将二者混为一谈。任何解除行为都是要办理离职手续的,否则就不视为解除。既然要办理离职手续,就不存在自动解除的问题
2021.09.18 150
-
签了劳动合同是不是就可以辞职了?
签订劳动合同后当然可以辞职。劳动者随时都有辞职的自由,不过辞职需要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单位,如果是试用期的劳动者需要提前三天通知单位。 如果单位存在下列情形劳动者辞职的,则不需要提前通知单位, (一)未
2023-05-24 15,340 -
是不是只要付了定金合同就可以就立了合同?
如果实际交付了定金是成立的。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
2023-03-18 15,340 -
不是说只签了一个月合同就辞退了吗?
如果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情形的,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
2022-10-18 15,340 -
押金条丢了是不是就不可以退押金了?
1、押金条丢了能退押金。 2、当事人可以向居委会或派出所请求帮助进行调解协商,或者凭借支付押金时的转账流水等证据记录起诉至法院,请求对方根据实际情形返还其押金。 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
2022-11-10 15,340
-
00:56
合同是不是签了就生效合同不是签了就生效,合同的签订与合同的生效不同。合同签订是双方当事人就合同内容达成合意,但此时合同并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而合同生效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具备法定生效要件,能够产生法律效力。在要件上,合同的签订只需要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即可。而合
1,135 2022.04.17 -
00:49
签了合同被辞退有赔偿金吗签了合同被辞退,如果用人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员工有权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根据法律规定:在以下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劳动合同客
2,149 2022.04.17 -
01:20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吗?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劳务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的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形成的不是劳动关系,也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而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劳务合同相对于劳动合同,较为自由,不仅体现在用工上,在辞职上
12,75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