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监视居住公安机关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被监视居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因此只要你没有违反相关规定且没有犯罪是不会被判刑收监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监视居住迁建应当遵守的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监视居住的,要遵守的规定有:1、未经批准不能离开监视居住的处所;2、未经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3、及时到案;4、不得干扰证人作证;5、不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6、把身份证件交给执行机关保存。
-
监视居住人应遵守哪些规定
被监视居住应遵守的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5、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2020.03.01 158 -
被监视居住应遵守哪些规定
被监视居住应遵守的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5、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2020.07.29 160 -
被监视居住的人应当遵守哪些法律规定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
2020.05.05 160
-
监视居住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021-08-23 15,340 -
监视居住应遵守哪些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第一、二、三项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监视: (一)患有严重疾病,不能自理的; (2)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 (
2021-11-25 15,340 -
被监视居住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公安机关在宣布监视居住决定时,应当告知被监视居住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以任何方式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
2022-05-31 15,340 -
被监视居住的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
2022-05-01 15,340
-
00:50
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有哪些
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有: 1、管制。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交由专门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2、拘役。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 3、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
8,224 2022.05.13 -
01:11
监视居住折抵刑期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原法并未规定监视居住可以折抵刑期,修改规定指定监视居住可以折抵刑期,指定监视居住这种强制措施在限制人身自由程度上,
8,445 2022.04.18 -
01:08
监察机关对哪些人员进行监察
监察机关对以下人员进行监察: 1、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
10,88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