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辞职工资是怎样计算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公司没有侵犯自己的利益,自行提出辞职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提前30天通过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申请辞职,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是维护我们个人利益的前提,辞职后可以获得劳动合同内的工资,也就是自己停止工作的前一天的工资都能拿到。 2.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提出辞职 如果我们提出辞职的原因是公司的过错,除了可以获得劳动合同期内的工资,职工还可以获得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过错主要有几种情况:拖欠职工劳动报酬、未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用人单位某些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用人单位非法终止劳动合同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规定致使职工主动辞职,职工可以获得工作年限x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3.个人擅自离职 如果我们没有向公司提出任何辞职申请而擅自离职,不但得不到经济补偿,甚至有可能要赔偿用人单位因你的离职造成的损失,所以,建议大家辞职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提交辞职申请,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新劳动法主动辞职工资也是要支付给劳动者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主动辞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辞职有工资,按实际工作天数计算,有可能直接结算,也有可能下月计算。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
劳动法辞职工资结算
我国的劳动法规定,通常情况下,自行提出辞职的,员工要通过书面形式,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由于公司存在的过错导致劳动者离职的,那么劳动者除了可以获得劳动合同期内的工资,还可以获得经济补偿。个人擅自离职的,不但没有经济补偿
2021.04.30 993 -
劳动法试用期辞职时工资怎样算?
试用期没到辞职有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020.07.04 133 -
劳动法辞职工资结算
1、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2、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2020.05.31 245
-
劳动法辞职工资计算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工资
2022-04-19 15,340 -
劳动法辞职工资怎么计算
《劳动法》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
2022-04-21 15,340 -
劳动法辞职工资结算是怎样的
1.公司没有侵犯自己的利益,自行提出辞职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提前30天通过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申请辞职,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是维护我们个人利
2022-03-27 15,340 -
劳动法辞职怎样算工资?
劳动法辞职工资结算:1、劳动者辞职的,劳动者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者正常出勤时间的天数以及加班时间的多少来进行计算的,其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2、《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
2022-06-28 15,340
-
01:20
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辞退员工补偿标准为: 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辞退补偿按员工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需向员工支付1个月工资;满6个月不满1年的,则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按0.5个月的工资标准进行赔偿。 月工资的标准为,被辞退员工在
10,536 2022.04.15 -
01:03
按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金怎么算
首先,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辞退员工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具体补偿或赔偿金额取决于员工的工作年限等因素。当然,在少数情况下,公司解聘员工是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比如:因为员工的个人过失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2,713 2022.04.17 -
01:01
劳动合同赔偿金是怎么计算的
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用人单位违反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经济补偿的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已经支付了赔偿金的,不用再支付经济补偿。出现法定的一些情形,如用人单位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
1,82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