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61条有规定规定的情形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事诉讼法第61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在刑事诉讼中,除公安机关依法拥有决定拘留和执行拘留的权限以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2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对于具有以下两种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有权决定拘留:(1)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2)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后,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刑诉法不诉讼的情形有哪些,有什么规定
(一)法定不起诉又称绝对不起诉,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所谓法定,是指法律规定的“应当”,即是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人们检察院应当做出不起诉决定,检察机关不享有做出起诉决定或不起诉决定的自
2020.02.07 183 -
刑事诉讼法规定指定辩护的适用情形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指定辩护的适用情形: (一)应当指定辩护的情形: 1、被告人是盲、聋、哑人的; 2、被告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的; 3、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此处未成年人,是指开庭时是未成年人,犯罪时是未成年人,而在开庭审理时已经满18周岁的不包括在内
2020.05.29 187 -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予立案的情形有哪些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不予立案的情形有公安机关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020.09.11 187
-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情形有哪些
1、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
2021-09-14 15,340 -
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和解有哪些情形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
2022-06-30 15,340 -
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批捕的情形有哪些
不予批捕的几种情形 (1)属于预备犯、中止犯,或者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 (2)主观恶性较小的初犯、偶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协从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现或者积极退赃、赔偿损失、确有悔罪表现的 (3)过
2022-07-15 15,340 -
刑事诉讼法204条规定了哪些情形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条的解释:上诉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认为人民法院有效的判决、判决错误,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处理的请求。是司法机关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发现错误判决的重要渠道和材料
2021-12-24 15,340
-
00:55
诉讼离婚的法定情形有哪些诉讼离婚的法定情形具体如下: 1、夫妻一方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 2、一方有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一方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这里所指的并非一般的赌博、吸毒行为,而必须是达到已成恶习且屡教不改的地步;除了明确列举的赌
718 2022.10.08 -
01:18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
2,357 2022.12.11 -
02:10
民法典1042条规定有哪些民法典第1042条主要是关于几类法律所禁止的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第一、禁止包办、买卖婚姻以及借婚姻索取财物。其中包办婚姻是指婚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强迫其缔结婚姻;买卖婚姻则是指婚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
4,603 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