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刑事拘留但律师回答很正常是真的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若是被刑事拘留了或被批捕了,只有律师可以会见。依据现有法律,家属或朋友不能会见犯罪嫌疑人,只有到法院开庭才能见到。这期间,只有委托律师进入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律师可以进入看守所了解下列情况:您的亲友是否被刑讯逼供、是否被同监所的犯人欺负或虐待、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与帮助、了解涉案罪名与案件相关情况、反馈家人朋友的挂念与希望知道的情况、以及其在里面的状况、代为取保候审、代为申诉或控告等等。 无论对亲友还是对被抓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来说,第一时间找律师介入最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 当家人被刑事拘留后,一般情况下采取拘留措施的机关都会及时通知家人知晓。此时,也是可以探视被刑事拘留的人的,只不过探视的对象只能是聘请的律师,而不能是非律师人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事拘留6个月不正常。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刑事拘留最长期限为三十七天,公安机关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刑事拘留6个月不正常。刑事拘留,拘留期最长37天,之后一定会有一个结果,要么逮捕,要么放人。如果逮捕,继续羁押侦查,一般情况六个月左右移送法院接受审判,具体情况要问办案单位。建议尽早委托律师办理会见,代为申请取保候审,及时了解案情进展,制定出对当事人有利的诉讼方案。
-
被刑事拘留是不是很严重的事
刑事拘留是很严重的刑事处罚,这是因为刑事拘留的下一步就是批准逮捕,一旦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就有可能被定罪量刑。刑事拘留是指行为人涉嫌犯罪,为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将其送往看守所关押,等待审判的严重刑事强制措施。如果处置不当,最终会产生严重的不利后
2020.03.22 124 -
刑事拘留6个月正常吗
刑事拘留6个月一般是不合理的。刑事拘留,拘留期最长37天,之后会有一个结果,要么逮捕,要么放人。如果逮捕,继续羁押侦查,一般情况六个月左右移送法院接受审判。
2020.10.01 291 -
刑事拘留2个月正常吗?
两个月,应该是提请逮捕了,因为刑事拘留最多37天,要判刑,具体判刑多久还要进一步看情节。根据最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有律师才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你可以找律师去取保候审或者做无罪、减轻或缓刑辩护。一般而言,公安机关对涉嫌人的拘留期限是7天,对
2020.08.14 308
-
被刑事拘留,刑事拘留12小时是不是正常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 1.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2.在司法
2022-06-26 15,340 -
被刑事拘留拘留12小时是不是正常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 1.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2.在司法
2022-06-12 15,340 -
刑事拘留找律师是真的有用吗
《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律师在会见时,
2022-04-26 15,340 -
刑事拘留23天正常吗
1、被刑事拘留并不表示一定会被判刑。 只要当事人涉嫌犯罪的,在侦查机关刑事立案后,就可以将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但如果经侦查发现不构成犯罪、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即应撤销立案,将犯罪嫌疑人释放;如果检察院
2022-06-25 15,340
-
01:02
被刑事拘留过但没判刑会有案底吗被刑事拘留过,但没判刑是不会留有案底的。所谓的案底,通常指的是行为人过往的刑事犯罪记录。因此,只有被人民法院判决有罪的人员,才会留有案底。一般刑事拘留和取保候审,只是刑事案件中暂时实施的一种强制措施,并不代表行为人一定有罪。所以在现实案例中
5,626 2022.04.15 -
00:53
刑事拘留后又被不批捕是怎么回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不符合逮捕条件、或具有下列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或者可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或者不予逮捕:第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第二,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第三,初犯、偶
1,599 2022.05.11 -
01:02
被刑事拘留是犯罪了吗被采取刑事拘留的当事人,不一定构成犯罪。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措施,是否触犯刑法,先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认为不构成犯罪的,就会撤销案件;认为构成犯罪的,就会向检察院移交案件,进而开庭审理以定罪量刑。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根据《刑事诉
2,04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