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生二胎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一对夫妇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取消二孩生育审批制度,实行生育服务登记制。 据了解,在此之前办一孩需要照片、结婚证、身份证、户口簿等材料,二孩根据不同的审批条例需所证件更多,而且审批还需期限,并不能当场拿到生育证。从1月1日放开二孩起,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证和二孩再生育证简化办事程序,办理生育服务登记的夫妻仅需拿上双方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到所在村、社区填表格,可由村、社区计生人员代为办理,也可自己拿表格到街道直接领取“生育登记服务卡”,即时登记即时发放,大大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2021年我国对于夫妻生育二胎是有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的,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规定和政策,例如部分的农村地区会给予生育二胎的家庭相应的补助,从八十元到一千九百二十元不等;宜昌市会给予生育二胎的家庭住院分娩的基本费用,以及小孩子的幼儿园费用等。由于我国生育率有所下降,因此国家出台奖励政策来鼓励生育二胎。
二胎产假98天,根据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
2019年二胎有补助金吗
2018年二胎政策最新补助生育津贴计算支付基数:为上一年度用人单位的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还可以享受九十八天的基本产假工资和生育医疗费用,如果是困难分娩的再增加三十天。如果是多胞胎生育每增加一个婴儿增加十五天,如果是怀孕十六周前流产增加十五天
2022.09.29 146 -
准生二胎政策条件
自2016年1月1日起,一对夫妇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取消二孩生育审批制度,实行生育服务登记制。一: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应当到女方工作单位(无工作单位的到户籍所在地居民、村民委员会)领取生育服务证;二:填写夫妻双方基本信息后,由双方工作单位(无
2020.08.02 259 -
独生子女 二胎,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的子女是独生子女:符合计划生育的夫妻双方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生育了一个子女的可以办理独生子女证,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2022.09.29 122
-
2019生育二胎的条件
国家提倡生育两子女、符合条件者可再生育,目前我国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改进再婚等情形再生育管理。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全面推行网上
2022-06-14 15,340 -
2019年生育二胎需要什么条件
国家提倡生育两子女、符合条件者可再生育,目前我国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改进等情形再生育管理。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全面推行网上办事,进
2022-09-01 15,340 -
2019年生二胎需要什么证件
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一对夫妇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取消二孩生育审批制度,实行生育服务登记制。 据了解,在此之前办一孩需要照片、结婚证、身份证、户口
2022-04-12 15,340 -
2019年生二胎要办什么证件
二胎上户口,需要父母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村委会证明、孩子的出生证明等材料。《户口登记条例》第五条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处的立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以本人为户主
2022-10-30 15,340
-
01:00
二胎准生证需要什么证件
二胎准生证需要以下证件:结婚证,生育证和户口簿,结婚证等等资料,能证明自己是第2胎的资料,如户口本等,办理第2胎准生证不需要过多的资料,户口本,结婚证,双方身份证即可,可以在当地的居委会或计划生育办公室办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计划生育服
1,516 2022.04.17 -
00:51
生二胎国家有补助吗
生二胎国家有补助。生二胎时国家的补助主要是生育津贴,而生育津贴依据生育者个人的工资,和各地的补贴政策而定。女职工的生育津贴等于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除30乘以假期天数。 生育津贴指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已经参
5,660 2022.04.17 -
01:21
二胎可以领取生育津贴吗
二胎可以领取生育津贴。但是需要满足领取生育津贴的条件。二胎有生育津贴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参加生育保险累计满一年的职工,在生育时仍在参保的。不过还是需要结合相关的地方规定,才能进行确定。除此之外,在申请分娩生育津贴时需要提供下列材料: 1、参保
9,02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