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不带子女协议离婚法院会怎么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起诉民事纠纷的流程大体如下:具体的提起诉讼程序如下:首先起草起诉状;其次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最后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即可。因此离婚协议不执行按照该流程即可。
离婚诉讼中一儿一女法院会根据父母身份的抚养能力、经济能力、有利于孩子成长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之后,判决由一方抚养或者是一方抚养一个,不直接抚养孩子的应当给付抚养费。
-
民法典规定离婚诉讼中一儿一女法院会怎么判
离婚诉讼中一儿一女法院会按如下规则予以裁判: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经满八周岁的情形下,应基于尊重子女意
2021.04.10 141 -
离婚协议不合理法院会怎么判
离婚协议不合理如果不能证明签订协议时,存在欺诈、重大误解等可撤销情形的话,是很难得到法院支持撤销该离婚协议的。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021.02.21 126 -
民事诉讼法院判赔不赔会怎么样?
拒不赔付,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有能力还钱而不还钱,情节严重的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
2021.10.11 1,172
-
民事诉讼中起诉离婚法院怎么判
起诉离婚法院怎么判要看双方的感情是否破裂,若是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经人民法院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相反,如果双方仍还有感情的,法院一般是不会判决离婚的。
2021-08-14 15,340 -
民法典规定离婚诉讼中法院会将子女判给谁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因其他原因,
2022-02-15 15,340 -
离婚诉讼中法院会不会判离?
1、法院判决夫妻双方是否离婚并不是看第几次起诉,而是要看夫妻双方的感情是否彻底破裂,只要审理案件的审判人员通过法庭审理最终认定夫妻双方感情已经彻底破裂,即使被告方坚持不离婚,法院也会依法判决离婚,比如
2021-05-22 15,340 -
离婚诉讼中,男方不同意协议离婚,女方不同意,法院会怎么处理
离婚有两种,一种是协议离婚,双方对离婚后财产和子女的安排达成一致后,双方带着户口本,身份证和结婚证去领结婚证的民政局或者户籍所在地的民政局办理手续就行。如果确实达不成一致的,只能去对方经常居住地或者户
2022-03-31 15,340
-
00:5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状怎么写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状的书写格式:文书名称,即“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基本信息;正文应写明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明损失的证据等;尾部应当写明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称;附带民事起诉状的份数;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签
3,770 2022.05.11 -
01:0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书怎么写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的人数提出副本。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由三部分组成,具体的书写要求如下: 1、首部要写明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 2、正文首先要写明原被告的具体身份信息,然后写明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赔偿的项目和具体数额、事实,
1,417 2023.01.24 -
01:12
民事诉讼会判刑吗民事诉讼是否会判刑,单纯的民事诉讼领域的案件,一般不会涉及到判刑的结果。民事案件关联的大多数是各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与义务。但是若法院在审理,或者执行民事案件过程中,发现犯罪线索的,法院应将该犯罪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检查机关或其他有管辖
4,074 20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