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可以公司给员工买社保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签了劳动合同,但公司没交社保:单位必须给在职员工办理社保,社保是法定的,《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规定: 1、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2、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3、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拓展资料: 1、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的,你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的。 2《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原因一:社保缴费的银行账户余额不足或资金存入账户不及时如果缴费账户余额不足或资金存入账户不及时,导致医疗保险费无法及时足额扣缴,那么从次月起医保待遇中断,影响社会保障卡正常刷卡结算。为不影响医保待遇,请各用人单位和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务必于规定时间在社保缴费账户存入足额资金。原因二:医保待遇享受等待期内 医保待遇享受等待期内不能实时刷卡结算,待遇享受等待期内发生的医疗费不能报销。原因三:社会保障卡内信息未及时更新医保关系转移后未及时办理社保卡变更参保地手续,导致卡内信息未得到及时更新,影响其正常刷卡结算功能,参保人员需先到社保卡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原因四:未及时办理退休医保一次性补缴手续。
-
信用卡还不了款了怎么办
信用卡还不了款的,可以找家人帮忙偿还,也可以找其他方式来偿还欠款。当事人应当按时偿还信用卡的欠款,欠款无法偿还的,当事人可以找家人帮忙偿还,也可以找其他方式偿还欠款,就是不可以发生逾期行为,当事人有逾期行为的,首先会影响征信,其次逾期行为被
2022.04.17 763 -
社保卡用不了怎么办
社保卡用不了的情况有: 1.社保卡未激活,需要到发卡银行将社保卡激活,才可使用社保卡; 2.社保卡状态异常,例如消磁、芯片受损等问题,携带社保卡到银行网点去解决; 3.社保卡被锁,需解锁后才能使用; 4.社保未及时缴费或欠费,需及时补缴费用
2020.03.08 683 -
办不了工资卡怎么办
一、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
2020.03.31 1,689
-
XX卡不要了怎么办
建设银行龙卡通储蓄卡注销方法: 1、带建行通储蓄卡和身份证到建设银行的柜台2、柜台打印办理注销龙卡业务单据, 3、将卡里的钱和利息全部退给你,银行卡收回同时注销。
2022-10-25 15,340 -
卡掉了,去补办卡但是卡号不记得了怎么办?
公积金卡丢失,当事人可凭身份证,到本人公积金中心,依照流程申请补办公积金卡。
2022-11-01 15,340 -
信用卡卡片废了,逾期了,还不了款怎么办
信用卡恶意透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为“数额较大”,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为
2022-09-14 15,340 -
信用卡逾期办不了卡怎么办
这个并非法律问题,你要询问银行有什么解决方案
2022-11-02 15,340
-
01:16
社保卡丢了怎么查询社保卡号
社保卡丢了查询社保卡号的方式如下: 1、打96888,报身份证号,就可以查到社保卡卡号; 2、咨询单位的社保经办人员; 3、带着身份证到参保所在的社保中心查询。 社保卡挂失补办方法如下: 1、持卡人的社会保障卡遗失后,可拨打社会保障卡服务热
14,471 2022.01.26 -
01:21
社保卡怎么确定激活了
激活社保卡,有三种激活方法:登陆当地政府官网查询、设置医保账户和金融账户的密码、在医保定点医院,使用社保卡直接启用社保功能。 具体流程是: 1、官网查询:登陆当地政府官网查询。当地社保局,拨打社保局服务电话。需要携带身份证或社保号,到当地社
6,159 2022.05.11 -
00:58
新旧社保卡卡号不一致怎么办
新旧社保卡卡号不一致的处理办法:到社保中心进行更正。社保编号终身不变,卡号有可能变,比如丢失换卡,整个地区更换社保卡,编号就都变了。所以证明上的号才是终身不变的编号。社保卡可当身份证使用,这是其身份凭证功能。身份凭证主要是指作为享受公共就业
37,87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