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复议时一起提出赔偿请求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9条和《国家赔偿法》第9条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由复议机关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在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之后,同时又对申请人因此而遭受的损害作出赔偿决定。 (二)政复议机关的审查以及作出决定行政复议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复议申请原则上实行书面审查,并先依据法律、法规及规章等对被提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只有在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前提下,才对赔偿请求进行审查。如果认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给予维持就可以不再审查赔偿请求,而直接作出不予赔偿决定。同时,在赔偿处理中,行政复议机关可以适用调解,并以调解书的形式解决赔偿争议,但也可直接作出赔偿决定。如果,申请人对复议机关作出的不予赔偿复议决定或对作出的赔偿金额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当然,对复议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审查决定以及赔偿决定都不服,可以在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附带赔偿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9条和《国家赔偿法》第9条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由复议机关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在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之后,同时又对申请人因此而遭受的损害作出赔偿决定。 (二)政复议机关的审查以及作出决定 行政复议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复议申请原则上实行书面审查,并先依据法律、法规及规章等对被提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只有在确认具体 行政行为违法的前提下,才对赔偿请求进行审查。如果认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给予维持就可以不再审查赔偿请求,而直接作出不予赔偿决定。同时,在赔偿处理中, 行政复议机关可以适用调解,并以调解书的形式解决赔偿争议,但也可直接作出赔偿决定。 如果,申请人对复议机关作出的不予赔偿复议决定或对作出的赔 偿金额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当然,对复议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审查决定以及赔偿决定都不服,可 以在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附带赔偿诉讼。
-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同时申请赔偿吗
在申请提出国家请求赔偿上,总体需要遵守《国家赔偿法》,在细分申请行政复议并提出国家请求赔偿或者行政诉讼并提出国家请求赔偿时,则需要遵守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
2020.02.29 198 -
-
-
申请复议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
(一)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9条和《国家赔偿法》第9条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由复议机关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在确认具体
2022-04-01 15,340 -
复议申请时,应当一并提出赔偿请求
(一)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9条和《国家赔偿法》第9条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由复议机关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在确认具体
2022-04-03 15,340 -
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赔偿请求吗
一、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赔偿请求: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9条和《国家赔偿法》第9条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由复议机关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在
2022-07-30 15,340 -
申请复议可以提出赔偿的复议请求吗
(一)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9条和《国家赔偿法》第9条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由复议机关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在确认具体
2022-04-01 15,340
-
01:15
不被起诉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吗国家赔偿,即国家机关和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务时,使他人的人身权或财产权受到损害,而对其进行的赔偿。国家赔偿应让侵权的国家机关来承担赔偿义务。 不起诉是不能得到国家赔偿的。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因侦查犯罪的需要,相关机关有权对犯罪嫌疑人的财
1,745 2022.04.15 -
00:55
怎么提出单方面离婚申请提出单方面离婚的申请,说明此时另一方不同意离婚或者虽然双方都同意离婚,但在共同财产的分割和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等的问题上未达成协议。所以,单方面离婚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进行,具体如下: 1、离婚诉讼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递交离婚起诉状和证据材料;
533 2022.08.30 -
00:55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间的规定如下: 1、对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仲裁时效是相对比较短的,劳动争议发生一年之内,这是一般时效。但是也有特殊时效:比如欠薪加班工资,时效不受限。在劳动关系存
2,89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