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同等责任怎么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同等责任,双方机动车双方都有交强险的话车辆损失2000元以内各自找各自保险公司理赔也就是所谓的互碰自赔,不过保险公司2个车都要拍照。 如果损失大于2000就是互陪 2000元以外按责任比例赔付 举个例子你损失3000他损失5000 你赔他 2000元+(5000一2000)×50%=3500剩下的1500他自己保险承担 他赔你 2000元+(3000-2000)×50%=2500剩下的500你自己保险承担 也就是说交强险的2000是优先赔付的交强险不分责任大小只看有没有责任,有责任财产损失限额2000在2000元以内的损失不分责任比例交强险按损失的实际金额全额赔付 举个例子你损失1000他损失4000 你赔他 2000元+(4000一2000)×50%=3000元剩下1000的他自己保险承担 他赔你 1000元(因为1000元不超2000限额按实际金额赔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中的同等责任一般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认定的,其具体的标准为造成交通事故的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情节相当,各方负同等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同等责任的赔偿标准是:双方都是机动车的,那么各自承担一半赔偿。双方用各自的交强险赔偿对方,交强险不够赔偿的,超出部分,对方赔偿50%,自己承担50%,如果双方谁有保险,就可以用保险公司赔偿。
-
交通事故同等责任怎么认定赔偿
交通事故负同等责任,这样赔偿:双方均有交强险的前提下,应该由双方当事人各负50%的赔偿责任,即应该首先在除去各自交强险限额赔偿财产损失理赔后,双方在总的损失中扣除获得的理赔费用,余下的费用再平摊。
2020.12.16 217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同等怎么赔偿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同等责任,各自承担一半赔偿。 我国法律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
2020.08.01 408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同等责任吗
同等责任是指造成交通事故的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情节相当,各方负同等责任。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不足的部分,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020.12.05 210
-
交通事故同等责任责任怎么认定?
1、机动车追撞前方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尾部的;机动车变更车道时,影响相关车道内行驶的机动车正常行驶的;机动车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会车时,有障碍的一方未让无障碍的一方先行的;但有障碍的
2022-05-13 15,340 -
交通事故怎么认定同等责任?
(1)全部责任和无责任。 完全由当事人中一方违章造成的事故,由违章者负全部责任,而与事故无直接因果关系的另一方无责任。 (2)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主要因一方违章,另一方或第三方也有违章行为造成的事故
2022-05-18 15,340 -
交通事故同等责任怎么认定
一,先一方的强险(如果是机动车,不是机动车没有)赔偿对方的损失。二,剩下的全部费用,由双方按比例分担。三,这个比例,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可能是五五、四六等。
2022-08-19 15,340 -
交通事故同等责任怎么认定?
交通事故同等责任工伤怎么认定:情形一:上下班途中,发生的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
2022-04-27 15,340
-
01:26
交通事故认定同等责任怎么赔偿
交通事故认定同等责任,各自承担一半赔偿。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
4,139 2022.05.11 -
01:16
交通事故责任怎么认定
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主要看三点: 一是当事人是否有违章行为; 二是违章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三是当事人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的大小,通过以上三点来认定当事人应负交通事故责任的大小。 1、如果当事人在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一般需
809 2022.05.18 -
01:20
交通事故同等责任怎样赔偿
发生交通事故后,同等责任下,如果有机动车,先由机动车一方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超出限额的部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事故的按照机动车60%,非机动车、行人40%的比例承担,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一般按照各50%的比例承担,互相赔付。如
2,79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