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关于辞职工资如何结算时间?

关于辞职工资如何结算时间?

2023-09-24 09:3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云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9-24回复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时的工资支付时间详见《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9条,经济补偿金支付时间详见《劳动合同法》第50条。如果不按时支付,可以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3、10条或《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办。不同的是前者可以直接主张,后者需要劳动部门责令后仍不支付才能主张。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离职工资结算时间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实践中,用人单位一般不会在离职时一次性结清工资,而是按照在职时的日期发放工资。离职结算工资时间可以由用人单位与员工双方商定,若逾期不支付的就属于拖欠行为,员工在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果后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律师普法更多>>
  • 员工辞职工资如何结算
    员工辞职工资如何结算

    员工辞职,工资应当按双方约定的数额和员工的实际出勤天数来结算,且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为员工结算清楚。工资需要以货币形式来结算。

    2020.05.08 165
  • 辞职员工工资如何结算
    辞职员工工资如何结算

    在员工辞职后,工资应当一次性进行结算,其应得的工资=月工资÷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员工的工资。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员工可以依法向当地的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2020.02.21 269
  • 试用期辞职如何结算工资?
    试用期辞职如何结算工资?

    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辞职的,工资应当按照本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或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标准进行发放。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020.03.02 150
专业问答更多>>
  • 员工辞职时如何结算工资

    1、劳动者因违法或者违约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还是要承担责任的。 但要注意的是: (1)劳动者必须具有主观过错; (2)赔偿只算直接损失,不算间接损失。 2、具体的赔偿项目主要包括: (1)用人单

    2022-11-10 15,340
  • 员工辞职工资结算时间

    你好辞职了就应该立即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如果拖延,就要支付额外的补偿。 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时的工资支付时间详见《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9条,经济补偿金支付时间详见《劳动合同法》第50条。如果不按

    2022-03-19 15,340
  • 劳动法关于辞职工资结算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工资

    2022-05-02 15,340
  • 如何进行辞职时工资结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要求的是在解除劳动关系当天结清工资,也就是办理离职手续的当天应当结清工资。但是各地方又分别制定了工资支付条例,其中也对这部分做了规定,各地要求不尽相同。 由于很多企业会提出临时辞工对

    2022-11-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逮捕时间如何计算 01:39
    逮捕时间如何计算

    逮捕时间的计算如下: 1、逮捕时间从期间开始的次日计算,开始之日不算在期间以内,也就是逮捕之日不计入逮捕期限内; 2、期间的届满以法定期间日数的最后一日为止; 3、逮捕后侦查羁押的期限为两个月,如果案件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

    2,550 2023.02.18
  • 拖欠工资辞职工资怎么办 01:23
    拖欠工资辞职工资怎么办

    离职后用人单位故意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

    948 2022.05.11
  • 最高院关于双倍工资仲裁时效 01:04
    最高院关于双倍工资仲裁时效

    最高院关于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是一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6,148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