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监护权的法律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老年人监护的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次担任监护人。配偶;父母和孩子;其他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必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老人监护权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老人监护权的法律规定是如果老人年迈以后,因为精神或者身体原因,已经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监护人应当是其配偶,如果配偶没有监护能力,那么就是子女担当监护人,再就是其他亲属以及有关部门。
2021.02.13 154 -
老人监护权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老年人监护权的具体规定是其在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就应该依法变更监护人。具体而言,即如果老年病人丧失思维记忆,或因脑梗导致的丧失行为能力,或得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等等,那么就丧失了监护权,应该变更有监护能力的监护人。而如果没有法定监护人,则由社
2022.04.12 864 -
监护权的法律规定:
监护权的法律规定为未成年子女和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需要监护人,成年人也可以通过意定监护的方式提前为自己安排好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时的监护人等。
2021.01.19 323
-
老人监护权的法律规定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老年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承担维护其合法权益、照顾其生活等监护责任。监护人应当保障并协助其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
2022-03-16 15,340 -
什么是监护人,法律规定监护人的法定
首先,所谓法定监护是指监护人直接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法定监护是指监护人直接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首先应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的,按顺序应由以下人员担任:
2021-10-14 15,340 -
老年人监护人有哪些法律规定
法律没有规定老人需要监护,但是,如果老人成为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时候,如精神病、老年痴呆等情况,即需要监护人了!法定监护人,法律术语。监护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自然人的人身
2021-08-26 15,340 -
法律规定谁有监护权?
监护权的法律规定:监护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对于处于父母保护之下的未成年人来讲,法律已详细规定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
2021-09-06 15,340
-
01:07
老人指定监护人需要公证吗
老人在指定监护人的时候,法律并没有规定一定要进行公证。但是,为了防止纠纷的发生,最好通过办理公证的方式,确认指定监护的效力。具体来说,公证机关会对双方达成的监护协议进行审查,同时出具相应的公证文书。这就赋予了无论是被监护的老人,还是监护人一
1,821 2022.05.11 -
00:55
肖像权侵权的法律规定
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肖像权,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不能够使用其肖像作为营利的手段,如未经当事人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商标、广告、装饰等。单纯就摄影而言,作品如果是没在事先征得当事人同意而拍摄取得的,即使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展览、发表也不可以,
1,514 2022.04.17 -
01:05
子女赡养老人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对于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两条: 1、成年子女对于缺乏劳动能力,或者是生活困难的父母具有赡养的责任; 2、对于成年子女有能力履行赡养义务而没有履行该义务的,没有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可以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除此之外,成年子
2,132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