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在离职时相互担任过错应承担什么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除了个人所得税、社会福利、代扣的抚养费及赡养费等,除此之外还有: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也就是说,除了正常扣除的费用,只有劳动者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的时候,用人单位才能扣除,且扣除量上也有限制。很多单位为了制约这种不负责的员工,在公司规章制度里会注明“员工未提前一个月通知解除合同,需要扣一个月的工资”。然而,劳动法并不允许单位和劳动者在法律之外设置违法责任,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可以承担的违约金情形只有2种情况: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劳动者违反培训服务期约定。也就是说企业规章制度中“扣一个月的工资”的约定是无效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后过错方要承担对无过错方的赔偿责任。因过错方的原因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相关规定请求损害赔偿。
离婚过错方要承担的责任是对无过错方的离婚损害赔偿责任。法律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夫妻一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导致双方解除婚姻关系的,无过错方有权在离婚时请求过错方依法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
-
打架互殴应承担什么责任
打架互殴责任划分如下: 1、打架致人轻伤以上的,构成故意伤害罪,要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打架致人轻微伤的,应当给予治安处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
2020.02.12 226 -
工作人员失职应承担什么责任
失职,是指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不认真负责,未依照规定履行自己的职务,致使本单位造成损失的行为。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
2020.10.09 442 -
工伤导致职工的过错承担责任?
不承担。因为工伤保险的投保人为用人单位,被保险人是与该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伤保险所保之险为职业的危险,指在生产工作中的工伤事故和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工健康和生命造成的危险。 工伤保险的方式是对已经遭受工伤危害的职工及其供养亲属给
2020.08.30 216
-
离婚过错方应承担什么责任
在离婚时,另一方作为无过错方,可以主张离婚赔偿。 1、被告作为无过错方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必须是在解除双方婚姻关系的基础之上,即离婚损害赔偿请求与离婚请求紧密相连。 2、故被告的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没
2022-06-02 15,340 -
离婚过错方应承担什么责任?
在离婚时,另一方作为无过错方,可以主张离婚赔偿。 1、被告作为无过错方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必须是在解除双方婚姻关系的基础之上,即离婚损害赔偿请求与离婚请求紧密相连。 2、故被告的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没
2022-05-17 15,340 -
过错方应承担什么责任
如果一方有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行为导致离婚的,无过错的一方可以申请过错方给付精神损害赔偿,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过错方可少分或不分。如满意请点击采纳并做出评价。
2022-10-24 15,340 -
员工离职时用人单位应承担什么责任
1、员工离职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员工办理离职交接手续,并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2、单位延期办理转移,给员工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条参考: 《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
2022-01-30 15,340
-
01:09
隐瞒事实真相应承担什么责任
隐瞒事实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需要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如果为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从而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达到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那么会构成诈骗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4,478 2022.05.11 -
00:57
医疗过错的举证责任谁承担
发生医疗事故的,当事人可以进行索赔,若院方不肯赔偿的,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活动中,举证责任的分担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
2,079 2022.04.17 -
01:08
办税人员承担什么责任
办税人员只要不是主观故意犯错,是没有责任的。办税员必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在税务机关备案,一个会计从业证、身份证只能办一家一般纳税人单位。而税务经办人则没有条件限制,任何人只要经办税务事项都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出口企业中
8,55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