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中到底有没有反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诉讼中存在反诉吗?离婚诉讼是夫妻一方以解除为诉讼目的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离婚诉讼的提起必然引起与婚姻关系关连的财产关系和抚养关系,所以离婚诉讼实际上解除婚姻关系、财产和三诉的合并。人民法院要对被告的请求进行实体处理,唯以反诉处才为适当。笔者以为:首先,根据诉讼法精神,在一般情况下,离婚诉讼所涉及的三个面是不可分的,是典型的诉的合并,它是为法律所规定,对此法官没有自由权。除当事人合意方可分离。这就说明无论原告请求与否,人民法院都应主动从婚姻关系、子女抚养及财产三个面方进行审理,被告的请求不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被告提出了人民法院应当审理,不提出也应全面进行审理。其次,与婚姻关系相关连在三个方面的事实,构成离婚案件事实的整体,法律要求原告在诉讼中必须就三个面事实进行全面陈述,并提出其对三个方面的意见,对此原告别无选择。否则就会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原告只请求三个方面之一、或之二,可视为其对事实陈述的不完整或请求不完整,也可以说是对事实的隐瞒。被告提出的请求从形式上看与反诉很相似,担实质上是对实事的补充或对原告的反驳。第三、反诉的目的在于抵消、吞并本诉原告所主张的民事权益。第四、反诉请求是独立的,反诉的诉讼请求与本诉的诉讼请求既是相互牵连,又各自独立的两个不同的诉讼请求。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诉讼离婚的诉讼期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离婚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离婚诉讼中可以反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在民事诉讼中,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
离婚诉讼中可否反诉重婚
如果对方存在重婚的情况的,要单独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起诉来解决,而不是反诉。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行结婚的行为。即已经有了一个婚姻关系,又与他人缔结第二个婚姻关系。
2021.02.27 152 -
交通事故到底有没有诉讼期限
交通事故诉讼有有效期,有效期为三年。交通事故人伤诉讼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民事诉讼时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起算。如果受害人向侵权者主张权利,则时效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
2021.01.12 99
-
离婚诉讼有没有财产反诉
1.离婚案因为财产反诉是不合法的,离婚诉讼案件中提起反诉一般是不能成立的。 2.反诉,是指在诉讼进行中,被告把原告作为对方当事人所提起的诉。中的反诉则是指在离婚诉讼的本诉进行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的原告
2022-06-27 15,340 -
离婚诉讼中的条件到底有哪些
涉及诉讼离婚的条件具体规定如下: 1、当事人双方必须已经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起诉离婚的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 3、起诉离婚的一方当事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4、其他条件。
2023-01-20 15,340 -
刑事诉讼到底有没有诉讼时效
刑事诉讼有追诉时效,即指刑罚对犯罪追诉的有效期,刑罚根据罪行相适应的原则,将追诉时效分为四种: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
2022-11-08 15,340 -
离婚诉讼中有可以反诉的吗
离婚诉讼中不可以反诉,因为离婚诉讼中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问题提出反诉的,不能作为独立的诉讼,子女抚养、财产分割问题是依附于离婚诉讼的诉讼请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2022-06-07 15,340
-
01:04
离婚诉讼中可以反诉吗
根据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设计,离婚案件中不存在反诉这一项制度。换句话说,离婚诉讼过程中,被告可以提交答辩状以及相应的证据进行抗辩和举证,但是不能提起反诉。一般来说,法院准许被告通过提交答辩状,来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方面的问题,作出一定的请
1,919 2022.04.17 -
01:22
离婚诉讼可以反诉吗
诉讼法中的反诉就是指,在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中,为了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本诉中的被告以本诉中的原告为被告,向原来的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存在牵连关系的反诉讼请求。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诉讼采取一审终审的制度,但是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的禁
1,831 2022.04.17 -
01:23
离婚诉讼撤诉有哪些程序
起诉离婚后,如果原告反悔的,可以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要求,根据相关规定,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情形的,人民法院会裁定准予撤诉:1、申请撤诉的人是提起诉讼当事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或是经过特别授权
1,21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