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职务职能犯盗窃罪的主要行为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盗窃罪包括盗窃公私财产、金额大或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盗窃公私财产金额较大、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者管制,多项并处或者单独处罚金金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
除了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以外的主体都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根据《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职务侵占罪的行为主体有哪些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指的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
2020.02.05 114 -
触犯职务犯罪的七种行为有哪些
职务犯罪并不是七类情形,一般来说是分为三大类,具体如下: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
2020.08.19 123 -
职务犯罪风险主要有哪些
职务犯罪风险包括:将破坏政权的稳定性风险、削弱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风险以及破坏市场经济及其发展,不利于政府的发展计划和政策实施的风险。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职务犯罪,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0.03.04 168
-
职务犯罪客观行为主要有哪些
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经手、决定或处理以及经办一定事项等的权力; 2、依靠、凭借自己的权力去指挥、影响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与职务、岗位有关的权限; 3、依靠、凭借权限、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员,或者利
2022-06-25 15,340 -
利用职务之便到单位盗窃的行为是盗窃吗
利用职务之便到单位盗窃的行为是盗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
2022-03-26 15,340 -
以盗窃为主要犯罪的有哪些
的要件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物。第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巨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2-09-02 15,340 -
职务犯罪客观行为主要特征有哪些
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经手、决定或处理以及经办一定事项等的权力; 2、依靠、凭借自己的权力去指挥、影响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与职务、岗位有关的权限; 3、依靠、凭借权限、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员,或者利
2022-06-28 15,340
-
00:59
职务侵占与盗窃罪的区别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主管、管理、经营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盗窃罪是指,行为人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他人财物的行为
2,205 2022.04.17 -
00:53
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一个是主体要件,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主观要件,是指行
3,430 2022.10.03 -
01:58
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的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可以得知,所谓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在单位意志支配下,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也就是说,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不能够成为单
2,74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