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以上后果构成故意伤害罪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故意伤害行为必须致受害人轻伤以上后果,才构成故意伤害罪,理由是: 第一,虽然《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未对具体的伤害后果作出规定,但第二款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严重残疾等伤害后果的刑事处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根据伤害后果的程度和刑罚的轻重成正比的逻辑,可以认为第一款所规定的刑罚就是对应轻伤这种危害结果的。 第二,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但书规定,危害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若故意伤害行为仅造成被受害人轻微伤,则其行为应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能认为是犯罪。 第三,司法实践中对人体伤情进行法医学鉴定的量化标准是《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在适用《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时,用《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来解决故意伤害罪的量刑问题,而在适用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时,应用《人体轻伤鉴定标准》来解决定罪问题,即伤害后果达到什么程度才构成故意伤害罪。 一般在故意伤害罪当中,只是区分了轻伤、重伤以及死亡等三种伤害情况,而对于轻伤一级与轻伤二级的量刑处罚,其实是一样的,也就是在上文中为大家带来的内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防范票据的风险: 一、贸易成交以前,一定要了解客户的资信; 二、对客商提交的票据一定要事先委托银行对外查实,以确保能安全收汇; 三、贸易成交前,买卖双方一定要签署稳妥、平等互利的销售合同;等等。
警察不文明执法,行为违法。你可以向公安机关的纪检部门投诉,投诉电话号码 110,也可以向检察院投诉,投诉时,一定要有事实和证据。依法治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在依法治国之中有着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原则,所以,法律对于执法机关的要求更为严格。特别随着和谐社会进程不断加快,文明执法成为了执法人员的要求之一。
-
如何查实生活作风问题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作风建设的思想升华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为我们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2020.04.08 1,234 -
如何举报公职人员的生活作风
可以向纪委检查委员会、公安部门、各级监察委员会等投诉举报公职人员生活作风问题。公职人员生活作风不检点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2020.11.29 3,051 -
公务员作风问题如何处罚
关于公务员作风问题的处罚,会根据情节的轻重,作出不同的处罚规定。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一)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
2020.02.18 1,108
-
百度百科如何申请著作权
百度百科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呼吁用户也要同样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若您认为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被侵犯,请按照以下说明向百度百科提供资料。 请注意:如果权利通知的陈述失实,权利通
2022-08-22 15,340 -
风险投资如何运作
风险投资一般采取风险投资基金的方式运作。风险投资基金在法律结构是采取有限合伙的形式,而风险投资则作为普通合伙人管理该基金的投资运作,并获得相应报酬。在美国采取有限合伙制的风险投资基金,可以获得税收上的
2022-11-02 15,340 -
刚买了一双鞋子是仿新百伦的怎么才能退款呢
可以的。协商不好向消协投诉或起诉处理。
2022-10-20 15,340 -
行政不作为老百姓如何维权
行政不作为,可以向法院起诉。起诉的期限一般是两个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
2022-03-16 15,340
-
01:27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如何行使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是按照民法的共同共有关系来处理。因此,如果合作人想要行使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就应当获得对方当事人,也就是共同共有人的同意。但是,对于可以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就不需要适用上述的要求。能够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主要是指,作者各自
2,182 2022.04.15 -
00:51
工作调动社保如何转移到新单位工作调动的,社保可以直接转移到新单位。 劳动者因工作调动离开原单位的,劳动者在离职时,应当由原单位在法定时间内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直接将社会保险直接转移到新单位,让新单位继续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新单位招用劳动者后,应当在三
2,761 2022.05.11 -
01:16
如何防范倒签合同风险防范倒签合同风险的措施如下: 1、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2、预先调查合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3、仔细审查合同的基本条款; 4、注意合同的权利内容是否公平; 5、以及签字、盖章是否一致。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1、当事人的
889 2022.10.08